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

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

ID:20106900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_第1页
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_第2页
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_第3页
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_第4页
资源描述:

《审判监督该何去何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省法院第二期助审员培训参训结束前的反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法院第二期助理审判员培训学习活动行将结束,受总结交流会上诸多同仁对此次培训以褒扬为主导的纷繁思绪的启发,扪心自问,内心深处感到的却是越发的忐忑不安。和绝大多数同仁一样,我坚信以“重回法学院”为主题的培训常态坚持下去,必将引领法治中国省法院文化的理性重塑和有机传承;而当下我无法回答的是,“重回法学院”的主旨是否在我的脑海深处烙下了不灭的精神烙印,还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慢慢忘却,最终是否只剩下难得的远离工作喧嚣的近一个月的追思回忆,我们如何从当下走向未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

2、很无奈。作为自学生时代就立志从事审判事业的每一个普通的法律人,不用谈崇高的职业理念、更勿论坚定的法律信仰,只是为了骨髓深处曾经年少轻狂的梦想,每一个理性的法律人,都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抛弃。然而,我们感触更多的,不是外面世界的精彩,也不是外面世界的无奈,而是身处职业世界的无奈,或者说是在解决包罗万象的外部无奈过程中的坚守之难。由此,我深感惶恐的是,会不会由于种种原由滋生的妥协甚至盲从,将使我们从坚守走向随性,从而引发职业世界的更多无奈,进而影响外面世界形成更多的无奈而非精彩。坚守还是放弃,这是每一个有志于从事审判工作中的法律人职业生涯灵魂深处所面临的必然选择。我们是否

3、为承受这选择之重而时刻准备着!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霍尔姆斯也有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有鉴于此,在这里,我想撷取所从事的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几个片断,以参加这次培训的收获和感悟为触点,结合趋二十年来从事司法调研工作和案件审判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敦促自己通过此次培训,对于自身工作的观点和态度有所升华,以此分享诸位同仁并记惦终将逝去的短暂时光。第一,关于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取消论”。2008年和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实施,给民事审监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具有颠覆性的,历史性地改变了申请再审案件的分

4、布状态,与当下即将实施的普通民事案件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伴随着这两次调整,在法院工作层面也引起了较大的动荡,整个审监工作秩序从全国相对统一到各省各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受立法层面将“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的呼吁所引发,受司法层面不知如何操作是好的茫然所困惑,吐槽民事审监、主张取消民事审监的情绪正在悄然兴起。常理告诉我们,只要人类还追求理性的公平正义,就不会没有对可能不公的补救措施。人民之所以相信公平正义的存在,不仅在于具体事务过程中感受到公正,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一旦遭遇不公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取消审监、实施三审终审显然并不可行,因为无论审

5、级制度是几审终审的,对司法不公的补救不能或缺。而以“再审程序”取代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可能是一种发展方向,但在可以预见的一定时期内,这种取向与我们的文化传承不甚吻合。文化的重要性,是这次培训所传递的最为重要的内容,社会学、建筑学甚至医学的背后都有其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司法带有天然的本土性。因此,上述情绪,是听之任之,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泥潭中继续得过且过,还是简单说教扼杀,还是高度重视,溯其根源、对症下药。该作何种选择,这是普通案件民事商事管辖即将大幅下移境况下,省级法院所面临的重要选择。第二,关于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职能定位。审

6、判监督关乎当事人诉讼权利和民事权益的特别救济,关乎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之明确为“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由此可见,审判监督的生命线和立足点在于能否依法纠错上。那么,这里的“依法纠错”又该如何进行,是“该再审的再审,该驳回的驳回”,还是“该劝回的劝回,该补助的补助”呢?伴随着民事审判监督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再审之诉”的工作理念与“息诉罢访”的工作理念,相互交融、难以分割。即便能够分割,依两论主导的做法就是依法纠错了吗?其结论也是显然易见,“该再审的再审,该驳回的驳回”,并不能解决民事司法水平依然不高的问题,忽视当下裁判主体的整体水平,

7、照搬大陆法系“非常上诉”等做法赋予过度刚性的特别救济是否可行?而如何一味将审判监督作为消防员、救火队,对公正的补救是否又充塞过度的弹性,使“信访不信法”愈演愈烈。驳回维持就是维护既判力吗,息诉不闹就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树立起司法权威吗,诸如此类的习惯想法、传统做法,能够经受法治中国的考验,能够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吗……“依法纠错”的道路到底该何去何从?第三,关于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建构实施。徒法不足以自行。自1991年民诉法实施起,长期以来,法院努力在民事审判监督建构实施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监督之路:转换民事审判监督工作理念,细化固定民事再审事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