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能力的培养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一要使学生明确诵读要求的重要性,二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诵读文学 阅读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改革的关键,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苏式教学方式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讲读教学,八十年代钱梦龙等改革语文教学,形成了自读,导读,讲读的教学模式。而九十年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陷入对学生条分缕析的知识传授的技术主义泥潭。教师把鲜活的文本过细过度的分解分析成支离破碎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静态机械的训练中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失
2、去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灵性。而今天阅读教学方式进入了多模式化的多元化阶段,让语文教学不再只是语文知识训练的模式,而以“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为重点。 一、明确诵读要求的重要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是以语言为媒介来表达的思想感情、塑造形象、表现人生的。而汉语言文学是以是音、形、义结合的汉字组成,汉字中的声音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重要媒介。 我们古代传统的诗文阅读方式是只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不同年龄的学生都不求甚解地反复诵读,所以才出现了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的把周易中的“初九,潜龙勿用。”
3、读为“上九潜龙勿用”,把孔子的《论语·述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尚书·禹贡》中的“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囫囵吞枣、不知断句的念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等笑话百出,让人啼笑皆非的读书情景,还不加选择地让学生朗读《幼学琼林·身体》中取笑人家缺了牙齿的“笑人缺齿,狗窦胡为大开?”而学生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等无聊内容。其实这些阅读内容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也缺乏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和对所学内容的引导和讲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当老师自得其乐的陶
4、醉在自己的读书境界中时,其实便成了孩子们在下面各行其是的玩乐时光。 因此作为要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影响巨大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学品,必须是精选出来的优秀的典范之作。而且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形象,现今编入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历经时间考验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这些经典名作蕴涵着强烈、深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是让学生提高审美修养,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的最好
5、的“例子”。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学科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朱作仁先生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与平日普通的说话和交流有着不同的目标和情感要求,对于表情达意有着更高的求,要求对所阅读文本中的语音表象中蕴含的感情通过声调、语气、语速等手段,进行把握和再现语言形象。所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先生认为,“要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1967年德国康茨坦
6、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从读者的感受出发提出了接受美学的观念,核心理念是认为作品是被读者即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以“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模式代替了“作家——作品”二位一体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模式,第一次把读者也作为“作家”创作的组成部分,在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作品只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出现,只有当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成为审美对象后,才成为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里。”而在文本中表现的情感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有着一定
7、的距离,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发生共鸣,这也是经典名著具有永久不衰的思想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高中学生的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种信息渠道,也使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广,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作品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行感知和鉴赏,进行自主学习,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以语言洗炼,清隽沉郁、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就可以用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配乐朗诵等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用语调的沉稳,抒情,升调和降调表现的思绪从不静、求静、
8、得静到出静的感情变化,在读到第4到第6小段对荷描写的经典段落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月光下荷塘如诗如画的美景,好象在脑海中也和一起漫步在荷塘边沉醉于荷塘月色之美,使学生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产生“移情。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