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0307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设计: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但研究中发现,很少涉及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本课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了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中,采用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方式,建立了由不同的评价主体,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个人素质”为主要评测目标,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和表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G423.04文献标志码:A:167
2、4-9324(2012)04-0253-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工作的核心。围绕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成为目前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改革与创新之后,如何对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价,就成为新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多以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知识本位”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学习质量的评价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项目不够全面,科学性明显
3、不足,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必然的选择。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评价主体单一。目前,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工作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完成,评价主体单一,将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不全面,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随着“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推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呈现多样化,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要求。将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管理者纳为评价主体,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更全面,也更科学,可以从个人到集体、课堂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学习到工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评价项目片
4、面。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依据为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个性发展影响很大,也不能充分表明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真实情况。在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中,只注重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体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是以考试为中心,“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实施以后,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实现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5、,构建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个人素质为核心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发展与个性发展。 3.评价方式单调。当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单纯地以教师评价为准,以分数论英雄,评价结果过于片面,主观性较强。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教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校内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对试卷、书面报告评价,口头表达、展示的评价。根据课程性质与实际情况,多种评价方式相组合,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有利于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的进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教学中以总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
6、度量标准。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使得评价的结果并不能充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中,采用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方式。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认真讨论、分析与实践,我们将评价体系分为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四个模块,然后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了可操作、可观测的二级项目。我们的评价体系如图(见下页)。 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管理者构成,分别负责不同时期,根据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对学生进行评价。本体系由4个一级
7、项目,20个二级项目组成,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得出更全面,也更科学的评价结果。 在近几年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教学实践中,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对职业的要求明确,职业素质基本养成;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加。但也存在些许不足:该评价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在不同性质的课程评价过程中,效果偏差比较明显,比较适合于实践类课程,对于理论性课程评价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价项目不是很具体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对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合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