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ID:20076464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芭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李春玲(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110000)【摘要】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将154例2型糖尿病视IM膜病变单纯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7例,治疗组给予芪明颗粒1袋日三次口服,3个月1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片0.3g*3片,芦丁片20mg*2片,烟酸片0.1g*2片,每日三次口服,30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用药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视力、眼底、FFA检查,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个月后复查视力、眼底及FFA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总有效率88.3%,对照组

2、总有效率68.8%;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及微血管瘤消失或减轻或部分消失,FFA检查视IM膜微血管瘤和毛细血管荧光渗漏减少或消失或部分消失,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3.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只有益气生津、滋养肝肾、活血通络之功,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膜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关键词】糖尿病芪明颗粒中药视网膜病变【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52-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

3、病患病率的增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有效保护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我们采用中药芪明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4月-2013年4月其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4例,男87例,女67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55.5岁,病程最短8年,最K23年。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对照组个77例,全部病例排除其他眼部病变,排除增值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

4、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和分期按1985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制定的,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六期:非增殖期:1期微血管瘤或合并小出血点,2期硬性滲出合并1期病变,3期棉絮斑合并1期或2期病变;增值期:4期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5期纤维血管增殖,6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所有患者用药前常规视力检查、眼底和FFA检查,并进行血糖和血脂检查。FFA检查排除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芪明颗粒(黄芪、葛根、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薄黄、水姪)每袋4.5克,一次一袋日三次口服,3个月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0.3g*3片,芦丁片20mg*2片,

5、烟酸片O.lg*2片,每日三次U服,30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视力、眼底和FFA,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均常规糖尿病治疗。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治疗组77例,治疗前视力:0.1-0.6,治疗后视力提高至0.5-1.0(大于5行)42例(占54.5%),0.2-0.6(小于5行)26例(33.8%),无效9例(11.7%),总有效率88.3%。对照组77例,治疗前视力:0.1-0.6,治疗后提高至0.5-1.0(大于5行)25例(占32.5%),0.2-0.6(小于5

6、行)28例(占36.3%),视力无提高者24例(占31.2%),总有效率68.8%。2、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显效: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及微血管瘤中有2项以上消失或减轻,FFA检查视网膜微血管瘤和毛细血管荧光渗漏减少或消失;有效: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及微血管瘤中有1项以上消失或减轻,FFA检查微血管瘤和毛细血管荧光渗漏部分减少或消失;无效: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及微血管瘤未消失或减轻甚至加重,FFA检查微血管瘤和毛细血管荧光渗漏增多,其至出现大面积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治疗组显效33例(42.9%),冇效34例(44.1%),无效10例(13%),总有效率87

7、%;对照组显效14例(18.2%),有效35例(45.4%),无效28例(36.4%),总有效率63.6%。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右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血液流变学改变,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导致组织缺氧等,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2】。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组织缺氧,产生新生血管因子刺激视网膜产生新生血管[3】。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致视网膜反复出血、玻璃体出血、纤维组织形成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患者视力丧失。2型糖尿病视

8、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0络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