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

ID:2006462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_第1页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_第2页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_第3页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  回文诗是我国诗歌园地绽放的一株奇花,在杂体诗中独占一席之位。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曾提到:“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回文诗按一定的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亦存在诸多的形式以及读法。历史上亦有较多文人墨客进行创作,清代学者朱存孝认为苏伯玉妻的《盘中诗》是回文诗源头。{1}全诗呈圆形写于盘中,从中央到四周可循环读之,诗作表达了妻子的思夫盼归之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2}足以见得回文诗在魏晋时期已达到繁荣。之后回文诗一直都有出现,如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家都有回文诗传世,这充分体现了回文诗语言的博大精深

2、以及盎然的情趣和美感。  古典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哲学先贤们在语言中所暗含的思想几乎是无边无际的,这也是诗歌等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含蓄。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诗人的一首好诗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先秦时就以儒、道两家为主要学派,但在“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它以管仲的思想为基础,吸收了各家的思想,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著作;到了秦汉时期,思想的大一统则促使道、法、阴阳、儒家的合流,如在荀子和《易传》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法家和阴阳观念的吸收。《管子》和《易传》可以说是不同时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3、的集大成之作。  哲学影响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其对文学的审美意识,而诗歌又是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不容忽视的存在。可见,回文诗与中国古典哲学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以《管子》和《易传》为例,将古典哲学与回文诗联系在一起,研究回文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  一、回文诗中的“常”与“变”  中国的哲学,认为变是宇宙的根本。“变”的观点在哲学中比“常”的观点先出现,而世间的万物无不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荀子云:“天有常到,地有常数。”宇宙就是一个变化的大整体,一切事物都在变迁之中,既有常态性,也有变动性。“常”亦为恒,表示稳定性、不容易变化;“变”则表示变动性,毫无稳

4、定性可言。  《管子》的思想以天、地、人三常与天地变化为准则,变化中也有不易变化的规律。如《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化不轻易改变的准则,即所谓的常。如《形势篇》:“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常即为变化中有不变的意思,而变本身也是一种常。古人就是通过意象为经验来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从中总结出常规。天有常象,如日月、星辰、四时,它们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轻易改变的。《系辞》:“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世界万物动静的运行也是有常规的,有一个固定的法则都不能改变;自然的法则是规律的,其中有非常有序不乱的法则贯穿着不规

5、律,这就是动静有常的道理。变化中有常态,但“常”也不是完全不变,王夫之称:“常中有变,变中有常。”  一首回文诗可以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诗,由此可以看出它有着多变的形式,但多变的形式与原诗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同中蕴含着相同,多变中总结常见通用的规律,旧转化成新。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原诗:枝云间石峰,倒读:散叶飞秋树,  脉水浸山岸。聚鹄戏清池。  池清戏鹄聚,岸山浸水脉,  树秋飞叶散。峰石间云枝。  无论正反读之皆为借景物抒发情感之作。回文诗看似多变,实质都是以原有诗歌和倒读的读法为“常”,是客观存在的。原诗与回文后的诗既有音律形

6、式变化,也有不变的意境意象等内容。  二、回文诗中的“道”与“理”{3}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是最高的哲学观念,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并且是超越一切、影响万物的。《宙合》曰:“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道”是万物离不开的,它是无形不可感知的,强调了道与万物生成之间密切的联系,即道是万物得以生成的基础和规律。《管子》中认为事物的生成是因为道,事物的衰亡则是违反了道,侧重于生成之道。这是对《老子》中“道”的推行与发展。  而所谓“理”指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标准,也指自然界的规律。“理”作为哲学概念出现于战国之时,《四时篇》以阴阳为“天地之大理”,《侈靡

7、篇》曰:“尊天地之理”,都指的是自然规律。到了北宋时期,“理”成为程朱理学最主要的思想观点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暗含其中。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不能将其强加于自然。所以人和自然统一的同时,不应将道德原则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回文诗本身一定的创作规律来说,“道”贯穿其中,“理”为客观规律。回文诗特有的创作方法和读法使其多边形得以生成。  清代才女吴绛雪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回文诗《咏四季诗》:  莺啼岸柳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