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

ID:2005145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_第1页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_第2页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_第3页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_第4页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_第5页
资源描述:

《湄潭茶文化的调查报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湄江翠片,原名湄江茶,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创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为贵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销贵阳和遵义,也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为馈赠亲友,招待国际友人的礼品茶,湄江茶产于贵州湄潭县。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叶生长极为有利。“湄潭翠芽”自2001年起,已连续获贵州省名茶,获“中茶杯”特等奖、一等奖,“中绿杯”金奖,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际茶博会金奖共28次。一,湄潭茶文化的历史湄潭种茶历史悠久。中国茶圣,唐代陆羽在其所

2、著《茶经》中对湄潭茶叶已有记载,称湄潭茶叶“往往得之,其味甚佳”。明朝载入史册,尤以湄江两岸所产茶著名。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1939年,国民政府在湄潭设立“中央桐茶研究所”,专事茶叶的科研、种植和推广。抗战时期,国立浙江大学西迁湄潭期间成立了茶叶中学,培育了一大批茶叶专业人士,同时,推广先进的种茶和制茶技术,研究培育了一批适合湄潭气候土壤环境的优良品种,为建国后湄潭茶叶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著名茶科学专家吴觉农先生认为湄潭县是世界茶树原生地之一。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

3、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解放后,贵州省湄潭茶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相继在湄潭建立,在全县推广先进的制茶工艺和优良品种,推出了以湄江翠片、湄潭翠芽,遵义毛峰等为代表的优质名茶,从50年代开始,湄潭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茶出口基地,远销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茶科所的技术指导下,在县、镇政府和茶场的大力帮助下,全县10个乡镇建立了茶叶基地2万多亩,形成了一批茶叶专业村和一批茶叶大户,促进了湄潭茶叶大气候的形成。3年内,湄潭县茶叶种植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湄江茶是肩形高级绿茶,有40年历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4、设于湄潭境内的中农所相茶试验场,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制而成。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江河美,茶叶香,更加令人神往。湄江茶虽与龙井工艺相似,但由于所用湄潭苦茶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质肥嫩,芽叶肥壮,采摘细嫩匀齐,经过摊晾的鲜叶按杀青、摊晾、二炒、再摊晾,而后低温烘干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叶品质别具一格。冲泡后一片片扁平秀直的茶条,顷刻变成一朵朵、一芽一叶的小花在杯中怒放,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嫩爽的茶香。它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珍品,又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湄江茶因能与狮峰极品

5、龙井媲美而畅销省内外。二,湄江翠片的制作工艺湄江翠片炒制技术考究,既吸取了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方法,又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二炒、摊凉、煇锅等五道工序。采用双手在电炒铁锅内进行。主要手法有抖、带、搭、扣、拓、抓、拉、推、磨、压十种。各种手法视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等情况灵活变换,因势呵成。(一)杀青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初步做形。当锅温105-125℃,投入200-300克摊放叶。开始采用抖、带手势。当散发部分水分,叶质柔软,降低锅温至70℃左右,采用搭、带、抖、拉、拓手势,边拉扣理条,边拓,并结

6、合抖、带、搭手法。用力由轻到重,将芽叶拉直、搭平、拓紧。当杀青叶含水量达60%左右,茶香显露,茶条平伏,即可起锅。特级、1级翠片杀青过程历时10-11分钟,2-3级翠片历时16-17分钟。杀青叶摊放在双层白纸垫底的簸盘内摊凉散热,使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便于二炒。摊凉时间50分钟左右。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

7、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二)二抄目的是继续做形和失水。当锅温60-70℃,投入300-400克摊凉叶,先用抓、抖、拓手势。当茶叶转软,有热手感时,换用拉、带、拓、推、磨手法,最后用推、磨为主的

8、手势,将茶叶推直、磨光、磨平。当锅内发出沙沙响声,起锅摊凉。历时约15-20分钟。二炒叶经30-40分钟摊凉回潮,用簸扬去轻片,6孔筛割去碎末(三)煇锅目的是定形、干燥。当锅温50℃左右,投入250-300克二炒摊凉叶,先采用抓、抖手势,后用拉、推、磨、压手势,将茶叶贴紧锅壁,往返磨擦,尽量将茶叶磨光压平。当茶叶将达足干时,动作应轻巧,轻抓、轻磨、轻推,使外形扁平光滑,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