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4172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当代一亩三分地的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一亩三分地的写作一亩三分地的写作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润生随着课改的深进,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写作对进步专业水平的重要性,乐于写作,勤于写作,但对如何进步写作水平却苦于找不到窍门。假如有窍门,我以为,那就是写作灵感的捕捉和写作角度的寻找。一、写作灵感的捕捉据史料记载,发明阴阳八卦的伏羲圣皇用的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既从身边甚至身上取材,获取灵感,也从日月星辰、天地万物获取灵感。至今,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启示。1、在教学反思中捕捉写作灵感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教学中经常思考,“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我要教的是这些内容?我要
2、怎么教?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我还可以怎么教?”“学生是怎么学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学的?他们还可以怎样学?”经常这样思考,既可以改进教学,还可以有写作灵感的光顾。有个老师谈起《重谈旧话未必是老调重弹》(一篇有关谈作文选材指导的文章)的写作经验时,他说,有的学生三年级到六年级,同一作文题材重复使用,是限制使用呢,还是因势利导、公道利用?考虑到学生生活面比较狭窄,要他们每次作文都写新的题材也不很现实,但可以要求他们、指导他们在利用老题材写作时,要写出新的感受,有新的进步,因此有了上述的这篇稿子的诞生。2、在浏览报刊中捕捉写作灵感老师要养
3、成读书读报和思考的习惯,对别人的有关教学的文章,可以这么思考:为什么他写这一选题?为什么是从那个角度切进?假如不写这个选题,还可以写什么选题?假如不从那个角度切进,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切进。带着新题目读书看报,经常会有灵感的闪现。即使读和教学无关的文章,只要经常有意无意跟教学联系起来,得到的启发有时会有石破天惊的感觉。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浏览《光明日报》,看到一篇有关写建筑的文章,文章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当时我就想,建筑有生命,那课堂就更应该有生命的,后来的几天就一直想这个新题目,从标题到层次小标题也逐渐清楚起来,标题为《让课
4、堂活出生命的意义》,层次标题依次是,“一个灵魂——师生价值观的实现”,“1、在教学反思中捕捉写作灵感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教学中经常思考,“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我要教的是这些内容?我要怎么教?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我还可以怎么教?”“学生是怎么学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学的?他们还可以怎样学?”经常这样思考,既可以改进教学,还可以有写作灵感的光顾。有个老师谈起《重谈旧话未必是老调重弹》(一篇有关谈作文选材指导的文章)的写作经验时,他说,有的学生三年级到六年级,同一作文题材重复使用,是限制使用呢,还是因势利导、公道利用?考虑到学生生活面比
5、较狭窄,要他们每次作文都写新的题材也不很现实,但可以要求他们、指导他们在利用老题材写作时,要写出新的感受,有新的进步,因此有了上述的这篇稿子的诞生。2、在浏览报刊中捕捉写作灵感老师要养成读书读报和思考的习惯,对别人的有关教学的文章,可以这么思考:为什么他写这一选题?为什么是从那个角度切进?假如不写这个选题,还可以写什么选题?假如不从那个角度切进,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切进。带着新题目读书看报,经常会有灵感的闪现。即使读和教学无关的文章,只要经常有意无意跟教学联系起来,得到的启发有时会有石破天惊的感觉。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浏览《
6、光明日报》,看到一篇有关写建筑的文章,文章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当时我就想,建筑有生命,那课堂就更应该有生命的,后来的几天就一直想这个新题目,从标题到层次小标题也逐渐清楚起来,标题为《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层次标题依次是,“一个灵魂——师生价值观的实现”,“一条命根子──指导和练习“学会学习”,“一片绿洲──构造***的课堂生态”。要说明的是,当时自己竟还没有接触到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观点。3、在外出学习中捕捉写作灵感对写作角度的寻找,著名作家、编辑家梁衡有个很贴切的比喻,叫做寻找多棱镜的那道棱,他说,对手中的题材,
7、你要把它当作一把多棱镜,要小心地调整角度,细细地把玩。只有把这个多棱镜调整到某一个最佳角度的时候,镜中所折射的阳光才能发出最奇异的色彩。梁衡这里说的固然是新闻稿的写作,教学论文的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好的旧题材,巧妙翻新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师天天的作业,如何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寻找写作角度显得很重要。比如,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很多人已经在阐释过并且还有很多人在阐释,你写的文章要有价值,就要和众不同。往年底,有个老师写了《教育文本解读的价值导向——也从“雪化了变成什么”说开往》,写作角度就很巧妙。“雪化了
8、变成什么”的案例,课改以来老师耳熟能详,多数人还是局限赞赏那个“雪化了成了春天”的答案,而对案例的深层意义却未见引起多少人的思考。这位老师就是从这案例的深层意义切进,然后说开往,阐述文本解读的价值。文章的开头写道,““雪化了变成什么”,课改以来广大教师对这一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