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ID:2002844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_第4页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探析李霞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710100【文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当前世界就业形势大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择业观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其能否顺利就业,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转变,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择业观;影响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普及教育转变步伐的加大,高校毕业生这一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其毕业生人数也从2013年的680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727万人。然而,随着当前世界就业形势的变化——青年就业问题异常突出,劳动力参与率下降,隐性失业

2、人群增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就业弱势群体急剧增加,工作中的贫困普遍存在等现象,种种因素让2014年成为了我国“就业更难季”。针对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变得尤为重要。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笔者针对自己所工作学校的毕业生的择业观调查,结合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探讨一下笔者自己的看法。1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的新特点从宏观的层面分析,有以下四个特点:1)劳动力供给总量不平衡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陕西省劳动力总数达2491万人,主要表现在城镇富余劳动力800万人,农村劳动力680万人,另外有60万人处于

3、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2)就业供求矛盾突出。总量供过于求,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招工难”、“就业难”现象普遍存在。3)“不同群体”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导致矛盾更加突出。这“不同群体”表现在四个群体上:①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即青年就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高校毕业生);②新时代农民工(尤其是80后);③转轨时期企业下岗职工及就业贫困人群;④复转军人。4)我国处于新一轮的就业高峰期。就业形势稳中趋紧,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人才供求态势逆转,而教育和就业观念仍未转变。此外,高校学科专业凸显比例失调也是

4、就业难的另一困扰。然而,作为高校毕业生本身,其择业观念的转变,在符合社会实际的同时,更应该贴近自己的实际,从而更好的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2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择业观特点根据笔者调查,不少大学生有着不合时宜的择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一线及明星城市,一心想进入大企业。很多毕业生瞄准“围城北上广”,殊不知二线明星城市同样就业难。高职院校毕业生生源大多来自本省,且大多数来自偏远农村,走入一线大城市就业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夙愿,由于他们从小就经历了艰苦的体力劳动,因此,他们从心理上想摆脱体力劳动的束缚,想找轻松的工作岗位而排斥体力劳

5、动岗位。此外,他们还想进入大企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而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实际上,小城市、小企业才更缺乏一线的操作工,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他们这种技能型人才更适合这种岗位,从事技术性的岗位对他们对企业都是不错的开拓。2)毕业生自我认识和社会观念错位,注重工作的稳定性,“精英情节”导致就业方向狭隘。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想一次性就找到稳定的工作,对于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充耳不闻,愿上不上。实际上,在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方针上一直强调“先就业,后择业”,然而,大多数毕业生在听从家长的意见下,一心在找稳定的工作,即使当时找不到,也不愿从事短

6、期的不稳定的工作,宁愿在家啃老。实际上,用人单位在筛选招聘员工的过程中,最注重有工作经验且吃苦耐劳者,而员工也在不断变换的岗位中才能更加丰富个人的经验,从而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也是新时期就业难的最大突破口。3)岗位更换太频繁,强调专业对口,尤其在试用期间就因吃不了苦而主动离职。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专科出身,各种技术工、一线操作工及最低层的岗位是其普遍的就业方向,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都因为吃不了苦或专业不对口为由,在试用期间就主动离职。以我院为例,高职学习阶段为3年,每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零3个月,从第三年的11月底起,毕业生就可以

7、出去实习和就业,次年6月份回校办理离校手续。然而从这期间的签约率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在这短暂的几个月内至少毁约1次。实际上,随着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观念的转变,有些单位并不强调专业,而是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潜力。因此,毕业生不该过多的顾虑专业对口,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才是第一位,同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3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笔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强调以下几点1)克服攀比心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生存发展观。高校毕业生在经历了三至四年的学习生涯后,在择业方面目标期望很高,都希望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个人发展

8、潜力较大的大中城市就业,更希望能得到高地位、高层次、高薪的工作岗位。在具体单位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大中国有企业,对小中小企业都不屑一顾。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大,人事代理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对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