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

ID:20025178

大小:1.3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9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_第1页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_第2页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_第3页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_第4页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重肥胖营养专家共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专家共识1背景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CHNS)的数据显示1993年-2009年17年间,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2表1证据检索——数据库和关键词检索时限: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语言:英语、汉语数据库:二级文献数据库:GuidelineClearingHouse、CochraneLibrary、SumSearch一级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

2、文献数据库筛选项目:人类文献出版类型:有效性:指南、荟萃分析、系统回顾、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研究、病例报告、共识意见安全性:指南、荟萃分析、系统回顾、随机对照试验、不良反应报告、共识意见主要检索词:medicalnutritiontherapy、weightloss、weightmanagement、obesity、营养治疗、减重、体重管理、减肥、肥胖等检索词3表2共识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整合体系推荐意见A,证据级别1:单个多中心RCT研究(原始数据开源);基于RCT的系统回顾(有同质性,原始数据开源);大样本数据挖掘研究(原始数据开源);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推荐意见B,证据级别2a:单个RC

3、T(原始数据不开源);经典的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回顾(有同质性);大样本队列研究(原始数据开源)推荐意见B,证据级别2b:单个病例对照研究推荐意见C,证据级别3:病例报道(低质量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推荐意见D,证据级别4:专家意见或评论注:RCT(随机对照试验);A、B、C、D:(推荐意见优先级别从高到低)4常用的名词1、体重指数(BMI):目前我国成人BMI的切点为:18.5≤BMI<24kg/m²为正常体重范围,24≤BMI<28kg/m²为超重,BMI≥28kg/m²为肥胖。2、肥胖: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

4、过多沉积脂肪,通常用BMI进行判定。代谢综合征时,也酌情采纳权威国际学术组织(如WHO、ADA等)推荐的相关诊断指标(如腰围,腰臀比)。3、儿童肥胖:WHO推荐以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儿童肥胖进行判定,同等身高、营养良好的儿童体重为标准体重(100%),±10%标准体重的范围为正常。>15%为超重,>20%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54、限能量平衡膳食(calorie-restricteddiet,CRD):一类在限制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膳食模式,其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应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5、低能量膳食(lowcaloriediet,LCD):一类在满足

5、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这五大营养素的基础上,适量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将正常自由进食的能量减去30%~50%的膳食模式。通常需要在医生监督下进行。6、极低能量膳食(very-lowcaloriediet,VLCD):每日摄入400~800kcal(1kcal=4.2kJ)能量,主要来自于蛋白质,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受到严格限制。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因其能引起瘦体重减少、痛风发生风险增加以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不良反应并不作推荐。该方法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7、高蛋白质膳食(highproteindiet,HP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

6、20%或1.5g/kg/d,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2.0g/kg/d)的膳食模式。8、轻断食模式:也称间歇式断食,一类采用5+2模式,即1周中5天相对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则摄取平常的1/4能量(约女性500kcal/d,男性600kcal/d)的膳食模式。9、血糖指数(GI):进食恒量的食物(含50g碳水化合物)后,2~3h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相比空腹时的增幅除以进食50g葡萄糖后的相应增幅。通常定义GI≤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7三种膳食,减重推荐1.限制能量平衡膳食(CRD):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按一定比例递减(减少3

7、0%~50%);或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每日减少500kcal左右;或每日供能1000~1500kcal。减轻体重,降低脂肪含量(A)。推荐意见:(1)蛋白质充足供给(1.2~1.5g/kg,或15%~20%);使用大豆蛋白部分替代酪蛋白;B(2)脂肪供能比例20%~30%;适当增加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或补充鱼油制剂;(3)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40%~55%;增加蔬菜、水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量25~3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