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

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

ID:19976262

大小:15.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_第1页
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_第2页
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_第3页
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多媒体技术下的识字教学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是抽象的。但儿童的认知特点却是形象思维占主导。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呈现抽象的文字,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古诗具有意境美、音韵美、画面美等特点,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人教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多处运用了古诗作为教学内容,如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需要一定的突破性思维。尽管作为识字教学的内容,但仍需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不仅融入多媒体技术,还启用了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形式,按照古诗内容配以不同的图画和背景音乐,教师在导学阶段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将全诗改编成

2、一段小故事,再配以多媒体课件,则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集音乐、图画、故事为一体的立体式课堂氛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每幅画面在显示原诗句的基础上,着重显示大纲要求识记的文字。如《赠刘景文》中,要求学生掌握“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有意将这几个字作特效处理,并在讲故事时,用到这几个字,同时加重读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所需认知的文字形成初步印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考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艺术效果,多运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儿童的认知心理来看,具有注意力易分散、缺乏持久性等特点,对于识字这样一门需要循序渐进、持之

3、以恒来学习的技能,要长久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沉浸于教学氛围中,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在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创设的故事情境,对吸引学生识字兴趣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一边听故事,一边认识了文字。但故事讲完,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减弱,这时还需要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互动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互动教学的方法较传统的问答、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增加了人机互动环节,这一点符合学生的游戏心态。仍以《赠刘景文》一课为例,在多媒体课件中可增加一个环节,将传统的课堂问题、填字等教学内容融入课件中,用人机

4、交互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大纲要求学生会写的四个字“首、刘、枝、记”,制作成连续的闯关型Flash小游戏,第一关学生完成拼音标注,只有答案正确才能触发机关进入下一环节;第二环节游戏可采用组词连线的方式,也就是传统的填字组词练习,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即进入下一环节,以此类推。教学活动本身的交互问答形式,虽然只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变形,但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另外,小游戏本身的闯关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心理,使学生在游戏中实现重复记忆,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识字回生问题。主要体现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尤其机械式记忆,学生很难提起

5、兴趣;加之单纯地默诵,使得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求甚解”,认得却不会用的现象较多。而解决巩固记忆的办法还是默诵,学习如同陷入一个定势之中,识字效率必然不高。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法,用生动的形象来展现抽象的文字,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大脑皮层形成刺激,触动学生的情感,由机械记忆转变为情感记忆。当相似的情感被触及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学习经历,想起某个字,这样记忆才牢固。当然,多媒体技术不仅仅应用于课堂教学,还可在课后作业中应用。以课后作业为例,在《山行》这首诗中,呈现出了诸多自然风光。教师可利用Flash等多媒体技术制作拼图游戏作为课后作业。可以融入“山”

6、“石”“枫林”“霜叶”等诗中所提到的景象,要求学生根据底图中注明的文字找到相应的图片。这是考查学生的认字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课堂所识的文字。这样的作业设计,摆脱了传统的默诵,既符合小学生的游戏情节,又使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字的认识,这一环节的应用从文字形象和应用两个方面巩固了记忆,学生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识字的智趣。  识字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应用文字的能力。以往机械性地记忆、枯燥的默诵等粗放的识字方法,已不适应当前教学水平发展所需。我们需要根据儿童的学习兴趣、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本案中,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

7、中,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识字兴趣不足、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回生等问题,使识字教学站在了科技与教育的双架桥上,营造出“趣以导学、玩以开智”的教学氛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