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

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

ID:19955082

大小:6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7

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_第1页
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_第2页
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_第3页
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地名「廍仔」谈台湾世界的榨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從地名「廍仔」談台灣世界的榨蔗技術                          溫振華一、前言從地名「廍仔」談台灣世界的榨蔗技術的糖業發展,一般人馬上聯想到是南部的一大片甘蔗田。實際上,台灣傳統的製糖,由南到北,由西到東,都可發現製糖器具的遺存。打開地圖,我們可以在新竹市大庄南邊找到小地名「廍仔」,在新竹縣棋山鄉鐵路車站西南發現「蔗廍」、關西鎮118號公路或武督西邊也有「蔗廍」地名。「廍」就是傳統榨蔗糖的場所,有「廍」字的地名成為我們追蹤傳統製糖所的重要線索。二、榨蔗技術的探源利用甘蔗製糖,有兩個重要的步驟,一個是將甘蔗榨成汁,一個是將蔗汁熬成糖。

2、本文將著重在榨蔗成汁技術之探討。目前所知,最早的榨蔗技術可能源於印度,由印度向東西兩方傳播。往東傳播,中南半島先於中國。傳到中國的時間約在唐朝初年(647年左右),可能以四川為最早的傳入地,其後再漸漸往東移。至明朝時,福建、廣東已為中國兩個製糖中心。十七世紀初期,荷蘭統治台灣,鼓勵植蔗製糖,榨蔗技術也由中國帶入台灣。印度被認為是榨蔗技術的起源地,但是有關最早的榨蔗技術並不得其詳。不過,早期榨蔗技術,或許是以兩木輪榨蔗為主。十九世紀初,在印度使用的榨蔗技術(圖一)多少可觀察傳統的木輪榨蔗之一斑。由於木輪是靠斜齒輪來轉動的,其製作的技術較進步,因此是原有較簡

3、單的技術上改良的。轉動木輪榨蔗的技術,在中國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繪製榨蔗器,亦用木製圓輪碾壓(圖二)不過台灣早期的榨蔗皆用石車,而不用木鯤(圖三)。較特別的是,台灣東部是目前唯一發現木輥的地方(圖四)。何以西部用石車而東部用木輥?應與東部石車運送不便有關,而以木製品替代。三、台灣傳統的蔗台灣的榨廍技術,在十七世紀初葉由中國傳入。由台灣西部遺存的石車觀察,以百車代替木輥,可能與荷蘭時代蔗糖之大規模生產,促成器具之改變有關。由於台灣缺乏優良石材,石車係由福建運入的。根據本人的調查,石車重量主要在451公斤至550公斤間。(表一)石車重量(公斤)個數

4、百分比351-400311.1401-45013.7451-500726.0501-550829.6551-600311.1601-65013.7651-70027.4701-75013.7751-80000801-85000851-90000901-95013.7人計27100.0表一:台灣一些遺存石車之重量。資料來源:溫振華,1997:103說明:(1)石車重重公式:直徑×直徑×π14×高度×花岡岩比重(2.64~2.84)(2)27個遺存的石車,發現於台中縣與台南縣一個蔗遺廍的構造,其內部的空間可分為榨蔗與熬糖兩部份。榨蔗係由牛拉動一石車,透過該石

5、車的木齒帶動另一石車,甘蔗插入兩石車間。蔗汁流入石車下方之底盤,再流入木桶內,挑至廚房熬糖,或直接由管子引導至熬糖廚房,熬糖有鍋數個,目的在分段將蔗汁煮熟成糖。荷鄭時代,製糖的組織不清楚。清代始有較詳細的資料,根據資本來源,蔗廍可分為四類:牛掛廍、牛廍廊、公家廍、以及頭家廍。牛掛廍是無力單獨成立蔗廍的蔗農,以一庄或一小聚落為單位,彼此簽訂契約形成的組織。牛廍廊的組成背景,如同牛掛廍,主要的差異在,前者人數較多,約有十五至四十人,後者僅有五至十人。公家廍,係合股組成的蔗廍,參加者依股出資分配紅利。頭家廍是業主或商人獨資設立的,收購他人的甘蔗或受他人委託製糖

6、。1860牢台灣開港以前,糖是台灣輸出大宗,產地以濁水溪以南至高屏溪一帶為主。開港以後,由上述區域,往南往北擴張,尤其是北部一些新近拓墾的地區,墾荒之初,即種蔗熬糖。也在這個階段,我們在台中縣太平鄉內發現榨車技術有新改變:石車由兩個增為三個(圖五)。技術的改變,可增加榨蔗的效率。在石車兩邊,各有一人負責榨蔗,減少了將第一次榨過的蔗枝,由背面再拿至前面重榨一次的時間。另外,我們於十九世紀末日人統治之初,於東部發現利用兩個斜齒輪帶動橫鐵車的榨蔗機。這也是技術的一新改變(圖六)。四、近代榨蔗新技術的發展近代榨蔗技術的新發展,與熱帶地區大規模的糖業生產關係至為密

7、切。第一個改變就是石車或木輥由兩個變為三個。目前我們在開港以後,發現有這種改變的情形。至於美洲,在1613年已有三木輥出現(圖七)。第二個改變是為了增加工作效能,轉力增加,犁擔也有由一條增加為二條或四條者(圖八、圖九)。傳統榨蔗機最大的改進是,從立式改成橫式,並且配合斜齒輪之利用,獸力方面大都已由馬取代牛。(圖十)為清楚上述實際運作,以圖解表示。(圖十一)首先是獸力帶動一軸上的舊輪,透過斜齒輪轉動一橫式木輥。跟著帶動其餘兩木輥。甘蔗由正面插入,隨著轉動會在背面輸出。以上,是傳統榨蔗機最後、最進步的發展。當蒸汽、石油動力取代獸力時,新式的榨蔗機就出現了。五

8、、結語鄉土教育是學童認識世界的一個起點,透過一個微不足道的地名,都可以挖掘其背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