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24898
大小:1.4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7
《王维与山水诗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盛唐山水田园诗盛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和两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开创了唐朝一代诗风,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一、山水田园诗派东晋末年陶渊明开创田园诗,刘宋时期谢灵运开创山水诗。至盛唐,有一批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长期隐居的诗人,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互相唱和,诗风较为接近,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田园诗写农村的风光,但其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而山水诗则是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2、多用白描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二、山水田园派产生原因社会原因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文人士大夫有足够的条件漫游各地,或生活于农村,优游林下,寄情山水;2、佛、道思想影响。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不少文人受佛、道出世思想影响,喜欢清静,爱好自然;3、由隐入仕的社会风气。一些文人为了早做官,先当隐士,闹大知名度以待朝廷征召。这种被视为“终南捷径”的社会习尚,刺激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三、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成就之一:山水诗和田园诗紧密结合,丰富诗歌的意境;成就之二:形神兼备,
3、物我契合,诗意与画境的结合,对前代山水田园诗加以继承发展,扬长避短。山水田园诗鉴赏山水田园诗(1)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4)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和衬托的表现手法。(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www.jkzyw.com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zhuàn黄鹂。”白鹭作为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在王维《积雨辋wǎng川庄作》诗中表现为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作为一种意象,主要是用来营造 宁静、恬淡环境气氛。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意境是诗的核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
5、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
6、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牵涉到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思想内涵。四、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手法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渲染、白描等。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www.jkzyw.com在写景状物的
7、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远近高低相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 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动静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