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诗欣赏(1)

战争诗欣赏(1)

ID:19902603

大小:1.0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07

战争诗欣赏(1)_第1页
战争诗欣赏(1)_第2页
战争诗欣赏(1)_第3页
战争诗欣赏(1)_第4页
战争诗欣赏(1)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争诗欣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中国古代战争诗欣赏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2006年10月26日概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历史上很少进行侵略外族的战争,文学作品中更少有对朝廷开疆拓土行为的歌颂。中国古代的战争诗,大多表现的是抵御外族入侵、平定诸侯(藩镇)叛乱时,将士们英勇战斗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也有对战争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的深刻描写和沉痛反思,闪烁着悲壮崇高的人道主义光辉。中国古代战争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和世界文学遗产中极为璀璨的艺术明珠。中国古代战争诗欣赏之一国殇屈原《九歌》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

2、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内容和艺术欣赏题解《国殇》题解国殇,古时国家为死难者举行的祭祀。殇,即《礼记·郊特牲》“乡人之禓”之“禓”,音同字异。郑玄注云:“禓,强鬼也。”古人欲借强鬼之力除灾。乡人祭之曰“乡殇”。国家祭之,曰“国殇”。此诗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古时凡祭禓行傩,

3、必使巫觋扮强鬼,进行“索室”“驱疫”,以达消灾却敌之目的,故此章所写,即祭祀时“强鬼”或巫觋所唱.全诗分为两节,先是描写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了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屈原名平,楚国贵族,两次被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屈子行吟图汨罗江孤独高傲的屈原《国殇》内容和艺术特点爱国精神,令人感奋;英雄主义,浩气长存;场景渲染,雄浑悲壮;节奏促迫,哀音不绝。矢箭旌即旌旗,古代战争中,旌旗有指挥、调遣兵力的功用。短兵短小的兵器,一般指刀、剑、匕首等。车春秋战国时,战争中战车使用较多。车毂两轮四马左骖右骖犀甲犀牛皮所制的铠甲。

4、吴戈当时吴国所制的戈,最为锋利。中国古代战争诗欣赏之二战城南汉乐府·鼓吹曲辞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梁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内容和艺术欣赏题解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修为备,供有嘉菜,于是日满。”孔晁注:“廓与郭同。”《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孔颖达疏:“城,内城;郭,外城也。”汉长安城遗址平面示意图《战城南

5、》题解此诗属《汉乐府·鼓吹曲辞》,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系军乐,歌辞内容庞杂,其中有叙战阵,有纪祥瑞,有表武功,也有关涉男女爱情的。歌辞产生的时代不出武帝(刘彻)和宣帝(刘询)两朝。其中有些是文人的创作,有些本出民间歌谣。此为民歌,系诅咒战争和劳役的作品。激战过后的战场上,尸体横陈,乌鸦在上空盘旋,准备啄食人肉,又想象死者要求乌鸦在吃他的肉体之前,先为他嚎叫几声。如此描绘战争之惨烈,在《诗经》中全无踪影;楚辞中的《国殇》,亦有所不及。前方白骨暴露,后方禾黍不获,受尽痛苦的百姓虽不敢明言抨击朝廷,但也忍不住借思良臣表示出他们心中的怨愤。《

6、战城南》内容和艺术欣赏对战争和劳役的诅咒,委婉而怨愤请乌嚎客的想象之辞,奇特而沉痛激战之后的战场描写,悲壮而凄惨似断而续的诘问句式,直白而有力三四五七言错杂用之,情感层次分明韵随情转,声情缭绕,讽诵之际,令人唏嘘梁、以古乐录著录歌曲,用大字写歌辞的正文,用小字写其中的泛声。流传久了,声和辞往往混杂起来。汉铙歌中有一些不可解的句子,主要原因就是声辞相杂。王夫之《古诗评选》即云:“铙歌杂鼓吹谱,字多不可读,唯此首略可通解。”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谓此句“梁”字表声。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谓:“上梁字乃衍文,以字虚声,原文当作‘筑室河南梁河北’

7、。‘河’今作‘何’,假借字耳。”自古以来,学界对这几句诗意的理解,因句读不同,而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中国古代战争诗欣赏之三代出自蓟北门行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内容和艺术欣赏题解《代出自蓟北门行》题解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家世贫贱。临川王刘义庆任命他为国侍郎,宋文帝迁为

8、中书舍人。后临海王子顼镇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炼,词彩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之思,在刘宋诗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