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关键业绩指标)

kpi(关键业绩指标)

ID:1989967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4

kpi(关键业绩指标)_第1页
kpi(关键业绩指标)_第2页
kpi(关键业绩指标)_第3页
kpi(关键业绩指标)_第4页
kpi(关键业绩指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kpi(关键业绩指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KPIKPI绩效管理  KeyPerformance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KPI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KPI指标的提取,可以“十字对焦、职责修正”一句话概括。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在各层面都从纵向战略目标分解、横向结合业务流程“十”字提取,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分解企业战略目标,分析并建立各子目标与主要业务流程的联系。企业的总体战略目

2、标在通常情况下均可以分解为几项主要的支持性子目标,而这些支持性的更为具体的子目标本身需要企业的某些主要业务流程的支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因此,在本环节上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确定各支持性业务流程目标。在确认对各战略子目标的支持性业务流程后,需要进一步确认各业务流程在支持战略子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流程本身的总目标,并运用九宫图的方式进一步确认流程总目标在不同维度上的详细分解内容。  (2)确认各业务流程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本环节通过九宫图的方式建立流程与工作职能之间的关联,从而在更微观的部门层面建立流程、职能与指标之间的关联,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和部门绩效指标建立联系。  (3)部门级KPI

3、指标的提取。在本环节中要将从通过上述环节建立起来的流程重点、部门职责之间的联系中提取部门级的KPI指标。  (4)目标、流程、职能、职位目标的统一。根据部门KPI、业务流程以及确定的各职位职责,建立企业目标、流程、职能与职位的统一。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劳动力数量指标的统计。  A.按工作岗位分劳动力指标的统计。  1.工人:基本生产工人的(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辅助生产工人(从事各种辅助性工作)  2.学徒:指在熟练工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享受徒工待遇的人员;  3.营销人员:指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有关人员;  4.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

4、济管理工作的人员;  5.工程技术人员: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KPI考核的三大内容:  月度工作计划考核表——一个月只需7天,日常管理工作就轻松完成;  员工综合素质能力考核表——有助于主管权威的树立;  知识管理防错提醒单——避免员工重复犯错。  设立KPI管理目标的最有效技巧——SMART法则;  KPI绩效管理的精髓——20/80原则的活用,抓大放小;  员工的考核指标该定多高?——目标值=基准值+勉强值;  考核指标不易量化的职位如何考核?——掌握5个关键词QCDMS任何职位的考核不再是难题;  员工希望考核指标越低越好,老板的愿望则正相反

5、。如何使双方达成共识?  ——恳谈的艺术;  导入KPI,企业不再怕骨干会被竞争对手挖走——大智若愚,扮猪吃老虎;  在KPI管理中建立起来的资料库,可以使新人很快上手;  KPI如何发现管理中的盲点,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IE合理化提案,发动全员挖宝;  企业导入KPI失败的原因——老板的决心和霸气不足,目标值的设定不正确,没有奖到心动、扣到心痛;  绩效考核指标与员工收入该如何挂钩——工资的40%与绩效考核挂钩。  员工凡事推三阻四,主管束手无策。  员工说的比唱的好听,但工作效率低落,而团队执行力普遍不足。  员工一味要求高薪,主管却欠缺一套公平合理的薪酬和考核制度  员工事不

6、关己,高高挂起,企业怎能发展?  老板期望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员工自订5000万,指标该如何订?  业务骨干跳槽或被竞争对手挖墙脚怎么办?  6.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7.其他人员:以上六类以外的人员。  B.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  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  或: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

7、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备注:当企业人数变动个人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上的方法计算:反之,应采取加权平均数计算。  C.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  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2.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D.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  1.员工文化素质统计:  ∑(实际培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