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93581
大小:443.50 KB
页数:94页
时间:2018-10-07
《精神卫生法第五章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神卫生法》第五章保障措施杨宗儒宝鸡市康复医院内容提纲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制定(第60条)第三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61、63、65条)第四节筹资保障(第62、63、68条)第五节人力资源保障(第11、64、66、67条)第六节生活救助、教育和就业保障(第69、70条)第七节精神卫生人员权利保障(第71条)第八节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第11条)第一节概述本讲立法背景精神障碍的突出特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要精神障碍的突出特点1、病因多数不明2、患病率高3、致残性高4、社会危害风险高5、患者家庭负担重6、社
2、会的疾病负担重7、社会经济损失大精神卫生服务的需要1、服务内容广泛、对象数量多2、服务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3、治疗效果有时不确定4、服务重点全病程治疗和康复、连续管理5、服务医防一体,人员依赖6、服务人员的人生安全有一定的风险小结精神障碍,特别是严重精神障碍,与其他疾病相比有很强的负外部性。精神卫生服务通过治疗疾病、管理患者,从而减轻社会危害、维护社会稳定,帮助维护其人格尊严减少歧视,救助家庭,改善民生。具有社会管理措施,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必须体现“防治结合、医防一体”第二节精神卫生规划制定精神卫生法第六十条县级以
3、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规划要求,制定精神卫生规划并组织实施。精神卫生监测和专题调查结果应当作为制定精神卫生规划的依据。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纲领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具有战略意义、宏观可调控性的文件。各级政府在规划的基础上将有配套政策,并给与一定的人力、财力保障。五年制定一次国家规划和中央政府文件中的“心理和谐”(1)人的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精神卫生工作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4、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国家规划和中央政府文件中的“心理和谐”(2)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011年7月,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的监测预警、救助服务管理机制。国家规划和中央政府文件中的“心理和谐”(3)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
5、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医改文件中的“精神卫生”2009年4月中央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文件中已明确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要求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对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政府投入力度,明确指出对精神病院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医改文件中的“精神卫生”2012年3月,国务院在“十二五”期间医疗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标准,免费提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专门人才培训。妇女发展中的“精神卫生”2011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妇
6、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提高妇女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和康复网络。针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咨询和服务。开展产后抑郁预防与早期干预。儿童发展中的“精神卫生”2011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要求: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儿童心理科(门诊),配备专科医师。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精神卫生”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重点关注高龄
7、、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2012年统计老年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达到40%。二精神卫生规划指导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2年)》规划将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为重点防治的疾病,围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和重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提出了具体措施。规划确定的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原则、工作重点、策略措施等内容,成为后期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基础新一轮的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正在组织制定中。Mrazek和Haggerty的预防概念
8、预防仅用于精神疾病发生前的干预,二级与三级被分别替换为治疗与康复,从而使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连续体。新预防概念的优点Mrazek和Haggerty提出的预防是比较精细的概念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启发性,因此,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及可利用的资源,有的放矢地针对普通人群、高危人群、个体开展预防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