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78716
大小:1.1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07
《《漫话清高》课件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话清高金开诚常熟市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制作凤凰女主持陈鲁豫记者:听很多人说你挺清高的。鲁豫:可能应该是吧,不是表现得比较清高,而是我算个比较清高的人,我不太喜欢“清高”这个词,总觉得它有点怪怪的,或许应该说是有点小脾气,傲气,比如我碰到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就会比较冷淡。我不是那么快成熟的人,这种性格是与生俱来的。阅读思考:文章中关于“清高”是如何解释的?和陈鲁豫的理解是否相同?作者又是如何加以阐述的?下面我们来看课文。金开诚,男,1932年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校务
2、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宣传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走近作者速读课文概括每个小节的大意1、释清高2、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许由3、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4、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5、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6、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7、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8、当代应如何扬弃“清高”这一概念传说尧年老时因儿子不成器,便想找人继
3、承他的王位。有人推荐了隐士许由。他就亲自到河南登封县箕山里去拜访,几次皆未遇。有一天,尧到嵩山巡视,忽听得山上的茅屋中有人在弹剑作歌:“叹彼唐尧啊,独自愁苦。劳心九州啊,忧勤后土。说我明德啊,禅让易祖。我快乐啊,不看不顾。”尧知是许由,寻声而去,找到了许由,请他出山辅政,并要把帝位让给他。许由当晚就逃回了箕山。尧又追到了箕山,许由仍不从,并逃到颍水边,用颍水洗耳。这时,巢父牵着小牛来河边饮水,见状问其原因。许由说,尧要让他当帝王,玷污了他的耳朵。巢父说:“这都是你的不是。你若诚心隐居,何不到高山深谷藏起来?偏偏要到处浮游,高淡阔论
4、,还用歌词去激尧帝。你在此洗耳,岂不把这清水河也洗污了!”许由自觉惭愧,就带着妻子儿女南下,来到了九疑山,在一奇峰下的小溪旁,结庐隐居。许由的故事陶渊明四十一岁时放弃了彭泽县令的职务,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以“力耕”谋取“衣食”。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辞》赋。在这篇文赋中,那种从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三千里外,一千六百年后晰可闻见。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许由、陶渊明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许由的例子说明“清高”与显贵无缘;陶渊明的例子说明“清高”与富贵无缘。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
5、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北宋·林和靖《山园小梅》林和靖(林逋)倪云林的山水画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林和靖、倪云林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答:他们两个例子说明了清高必须有才艺。李白孟浩然李白为什么不被称为清高?有才艺本可做官但清高之人不做这才证明他们的清高。而李白用世之心过于迫切,其人又过于自负,比较缺乏恬退隐忍的风度;而且他有了做官的可能便得意忘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他没了官可做则又傲然的声称——“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
6、共杯酒”。这中内心深处强烈的以官为荣的心理,就很难和“清高”二字相连在一起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回忆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李白、孟浩然的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李白的例子说明了评定清高的样板是相当严格的;孟浩然的例子说明评定清高的标准又是很模糊的。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清高?首先我们要明确清高的含义。清,意
7、即清白正直;高,就是孤高。所以,清高的名声在先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身上。其次,我们要明确,清高与富贵无缘。如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为无斗米折腰”,为彰显个性而辞官归隐,以“力耕”谋“衣食”,是纯正的清高。最后,有才艺本来“学而优则仕”,但是这类人竟然不做官,这类人才可成就真正的清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清高还有必要吗?(1)、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而“清高”的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而有愈发坚挺之势。阅读最后一节,请思考:(2)、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那么,保留一点清高的气度,也不失为一种精神的安慰,至少
8、能减轻一点心理失衡。(3)、在市场经济中发财致富乃至既富且贵的人,倘若能讲一点清,讲一点高,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概念,清高自有在人类道德中存在的合理内核。本文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纵论清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