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68442
大小:349.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07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性后面的理性力量——从读与写看散文阅读清华附中徐慧琳记者:那么您对语文课改中的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有什么建议?温儒敏:首先,语文教育还是要遵循规律,要讲梯度。我看过湖北一个有名中学的教案,高中必修每一课都加插了大量高考试题分析与练习,让学生一开始就卷入题海战术,能不让学生反感、腻味?高考练习的内容插进来太早、太深、太多,将循序渐进的梯度打乱,这样的训练即使考上大学,学生也不会感谢你,因为胃口给败坏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了。其次,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去,光靠做题,是上不去的,相反会破坏感觉与兴趣。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
2、,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其实,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咏”,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第三,讲究课堂教学的密度与节奏。现在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跟课堂教学的密度太大可能有关。举例来说,郁达夫《故都的秋》一课,有的就安排了七八步程序
3、,包括课前名句背诵,课堂上字词讲析、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段落分析、主题归纳、写法鉴赏,研读讨论,课后还要布置很多作业,包括高考题试做。内容安排太满,太琐碎了,而且几乎每一课都有类似的程序。问题是郁达夫这篇散文所唤起的独特感觉到底在哪里?反而不甚明了。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甚至很“弱智”的题目,反复让学生去判断正误。设身处地为学生想想,老是这样高密度的上课,而且每一课都是这样反复,的确会很烦,很累的,等于是疲劳轰炸,把兴趣、灵感、创意都可能炸没了。(《温儒敏谈语文课改的现状与问题》)记者:今年高考作文题中,有没有令您眼前一亮的?跟往年比呢?温儒敏:总的来说,今年高考作文题出得比
4、较有水平,一是很多题目都倾向于理性思维,而且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这和以往多往抒情描写的路子走,不太一样。二是形式上有一定限制,思维角度则是可以充分开放,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比如新课标卷的《中国崛起的特点》,给出国内外对中国崛起的评论,让考生选取一个角度来写。这样的题目偏重理性思维,要有一定的社会关怀,那种陷于题海战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就很难写好。还有上海题,围绕“一切都会过去”或者“不会过去”展开议论,也是需要有些理性分析的,平时读书较多爱思考的学生可能就发挥得好。但也有些省区市的作文题“指向性”太明显,例如《拒绝平庸》、《总有一种期待》、《时间在流逝》等,考生可能
5、早有准备,容易套题,也容易落入“文艺腔”一路。我赞成高考作文尽量往理性思维和开放性方面靠一靠。记者:您曾提到,当前语文教学还存在一种偏向——太过追求“文艺腔”。温儒敏:是的。语文课历来注重文学性,注重修辞、文采。但这也容易给人印象,好像“文笔”好就是语文好,其实不见得。目前语文教学偏重文笔,是有功利化考虑的:把文字写漂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于是,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文艺腔”成为风气,跟高考作文命题与阅卷指向也有关,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更多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
6、力。这是语文的基本要求。记者:问题那么多,有什么改进的办法吗?温儒敏:首先还得从高考作文命题开始改。改掉泛话题化命题和自选文体的考察方式,代之以加强限制性,明确要求文体的出题考察方式,明确给予材料范围,杜绝考生套写作文;改变考生片面追求文笔,“学生腔”、“文艺腔”严重的倾向,增加思辨的内容要求;改变一心应付“高考作文”这种特殊考试文体的现象,多往理性思维靠一靠,有意识地考查学生撰写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基本能力。(《北大教授温儒敏:高考作文不妨往理性思维靠一靠》给考生更广阔的飞翔空间清华附中 徐慧琳“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个作文题,脱胎于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
7、此歌是80后、90后们耳熟能详的,据说有考生看到这个题目即情不自禁地哼唱。但一个题目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考生是否熟悉,而在于它能否使学生的创造性振翅远翥,能否使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孩子都有充分发挥的广阔天地。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个题目确实激发了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潜质,使他们的考场作文具有了以下的“隐形的翅膀”。隐形的翅膀一:想象想象力是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的作文题让学生的想象力有了充分展示的空间,他们的笔触拥有了“隐形的翅膀”,在不同的时空中往来穿梭飞翔。他们或与屈子行吟汨罗江畔,或与陶潜采菊东篱之下,或陪张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