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22827
大小:766.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0-06
《刑法规范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规范概述本章重点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殊性刑法的价值根据刑法的渊源刑法解释第一节刑法与刑法规范一、刑法的概念★刑-杀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人也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刑-惩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一、刑法的概念☆法-刑灋,刑也,平之如水。《说文》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法-法律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一、刑法的概念☆英美法系:犯罪法(criminallaw):规定何种行为在何种情况下,伴随何种主观或者其他
2、因素即被认定为犯罪。☆大陆法系:刑罚法,简称刑法:国家通过刑法的威慑来禁止人们特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刑法的概念我国学者对刑的理解:☆刑-刑罚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刑-刑罚+刑事责任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刑-刑事责任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刑法的性质◇刑法的政治属性◇刑法的法律属性◆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部门法实体法司法法公法刑法的调整对象◇刑法有无特定的调整对象:刑法从属性说刑法独立性说◇刑法调整对象的内容:广泛社会关系说罪刑关系说刑事法律关系说刑法的法律特性◇调整对象具有广泛性:◇调整方式具有特殊性:刑法规范的
3、产生、实现◇调整手段具有特殊性:严厉性、迫不得已性第二节中国刑法发展概况一、关于中国刑法起源观点◇三皇五帝:天皇、地皇、人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公元前26世纪)黄秉心《中国刑法史》:“伏羲之时,已有法官之设置,因龙瑞遂以白龙氏为号,以掌刑政。”西汉郑昌之《上疏文》:“三皇无为之代,既有君长焉,则有刑罚。”一、关于中国刑法起源观点◇始于尧舜(约公元前23-21世纪)主要根据:《尚书·舜典》刑罚种类的规定:“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五刑:墨、劓、剕、宫、辟)有关犯罪的规定:“眚灾肆赦,怙终贼刑”--眚:过失,灾:意外事件,肆:缓刑,赦:宽免,怙:故意犯罪
4、,终:累犯,贼刑:死刑有关执行的规定:“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三就指“大辟弃市,宫辟下蚕室,余刑亦就屏处”)一、关于中国刑法起源观点◇始于夏(公元前2070-1600)《汉书·刑法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始制肉刑。”《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尚书·大传》称“夏刑三千”《详刑典》认为夏除了制定肉刑之外,还实行赎金制度。商朝《伊训》: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员治罪条例。规定有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在宫廷内昼夜歌舞、在官邸内酗酒、收受贿赂、贪恋女色、一贯游山玩水、一贯打猎钓鱼、背离先王遗训天子诏谕、拒不接受忠言直谏、疏远年高有德之士、亲近娈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礼
5、刑合一的法典:《周礼》建立了完整的五刑:墨、劓、剕、宫、辟圜土、嘉石制度三宥、三赦:三宥为不识、过失、遗忘,三赦为幼弱、老耄、蠢愚。刑不上大夫第一部实体程序合编的刑法典《吕刑》确立了比附类推制度封建刑法的开篇:《法经》实行株连政策,严刑峻法中国封建刑法的宏篇巨作:《唐律》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大清新刑律:西律东渐的标志二、新中国刑法1979年前:主要是单行刑法1979年后: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1997年至今:刑法典、单行刑法(决定、刑法修正案)第三节刑法的根据与刑法的任务(一)刑法的价值根据刑法的价值根据,指国家制定和适用刑法时统率所有刑法功能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我国刑法的
6、价值目标:保护人民惩罚犯罪第四节刑法的渊源一、刑法渊源的含义◆指刑法的产生渊源形式主义观点:立法者实质主义观点:统治阶级或者人民的意志◆指刑法的历史渊源动态:指现行刑法规范的演变过程静态:指与现行刑法规范有承继关系的刑法规范◆指刑法的认识渊源即刑法在现实中的存在与表现形式二、刑法的直接渊源刑法的直接渊源,指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可以直接援用为定罪判刑依据的法律规范。宪法刑法典其他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刑法规范: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补充修改三、刑法的间接渊源刑法的间接渊源,指不能直接援引为定罪处刑的法律依据,但却为理解刑法规范的内容或者决定刑法规范适用范围不可或缺的那些行政法规、国
7、际条约、风俗习惯、法院判例等。第五节刑法的解释一、刑法解释的含义静态意义: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动态意义:司法工作者或者学者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义的过程。二、刑法解释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启蒙思想家反对解释刑法的理由:三权分立学说刑法的保护机能★刑法解释的必要性刑法规范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字面含义与实质内容的冲突法律稳定性与社会生活变动性的矛盾三、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主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论观点:根据立法者的原意来探求刑法内容,重现立法者的思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