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20775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论《周易》的损益之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周易》的损益之道《周易》的损益之道,是孔子研究《易经》形成的重要思想。《周易》的思想形式表明,损益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后世儒家不理解孔子损益之道的思想形式,使之不但失落了孔子以《周易》为载体阐明的"性与天道"之学,而且也必然对《周易》的思想内容产生错误的解释。对损益之道的研究,虽然自汉代学术研究已经有所涉及,但是终因《周易》中的《说卦传》没有得到正确的解读,使后世学术研究对孔子损益之道的解释形成了挂一漏万之弊,甚至在基本原理上误解了孔子的思想。所以,《周易》的研究在几千年间形成的误区已成为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障碍。《周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表明,走出
2、《周易》研究的误区是复兴中国文化的重要的前瞻性工作。毫无疑问,对《周易》的损益之道的研究是这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损益之道与《周易》思想体系的统一性之推定及其承诺的价值,将是本文论述的内容。毫无疑问,本文是在笔者对《说卦传》解读的基础上专门对孔子的损益之道进行的研究。关于笔者对《说卦传》的解读,请参?quot;《说卦传》的哲学性与科学性--兼论儒学的历史误区"一文(载于第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在此不赘。一、损益之道的哲学反思关于《周易》损益之道的研究,由于《帛书周易》的出土,才在近年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没有对《说卦传》中包含有损益之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3、"的理论体系进行正确的解读,使之从汉代开始的对损益之道的理论认识都以《损》《益》两卦的经解作为基础,从而不理解损益之道理论系统的理性进路与推定形式及其与《损》《益》两卦的关系。例如《淮南子·人间训》载: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显然,《淮南子·人间训》的这段记载,是把《损》《益》作为推定"王者之事"及其关于利害祸福的道理,主要是从政治及伦理方面反映孔子的损益思想的。《说苑·敬慎》载: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帘而问曰:夫子何为叹?
4、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夫子之道,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藏而满意,穷高而不褒,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quot;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至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与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可见,《说苑·敬慎》记载的孔子论损益之
5、道,也主要是以《损》《益》两卦为本体以推定人们的政治及伦理,与《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关于《损》《益》两卦的推定具有相同的价值承诺。《说苑·敬慎》记载了孔子对《损》《益》?quot;喟然而叹",其原因是孔子感叹人们不理解《易经》中益之道的原理,所以他说"自损者益,自益者缺"。正因为人们不懂为《益》的道理,这促使孔子最终以《说卦传》为形式推定出成熟的损益之道的理论形式。显然,《说苑·敬慎》中孔子对《益》的推定是以"谦也者,致恭以存其立者也""圣人不敢当盛"作为理论形式的。而子夏对此的理解也很中肯,故曰:"善!请终身诵之。"人上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全面以《易》理阐述损益之道,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6、,一是由于孔子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伦语·雍也》)之定规,使?quot;性与天道"之学在颜回之后没有传人,故孔子对子夏进行损益之道的《易》学理论研究,但其时还没有最后成熟,因为对《帛书·要》进行的推定表明,形成成熟的《周易》及损益之道的理论形式,时在孔子的晚年。《帛书·要》载:……反疏……矣……至命者也。《易》……明而甚……行其义,长其虑,修其……易矣。若夫祝巫卜筮龟□□□□□□□□□□□□□□□□□□□□□□□巫之师□□□□□□无德,则不能知《易》,故君子莫之。□□□□□□□□□子曰:吾好学而?闻要,安得益吾年乎?吾□焉而产道,□焉益之,□而贵之,难……危
7、者安其立者也;亡者保其存也;乱者有治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记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从《帛书·要》的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时当晚年,此时才把握了《易经》的"要"点,从而最终完成了对《易经》的理论体系的改造,使之把《易经》的卜筮性质改造为《周易》的哲学及科学性质,正所谓"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帛书·要》)正是因为孔子对《易经》的研究,才使《周易》成为具有"危者安其立者;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治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