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63465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5
《周长测量与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长的测量与计算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教案与说课南昌市爱国路小学刘冬萍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教学内容: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会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重点:周长的含义与周长测量与计算教学难点:周长的测量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多媒体投影米尺学生尺长方体、正方体纸盒等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 图1:美丽的菜地图2:美丽的菜地被人为破坏了图3:小猪嘟嘟在动脑筋导课: ①师说: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导游带领同学们参观菜地 ②导游
2、说: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同来参观小猪嘟嘟的菜地唉呀!美丽的菜地被人踩坏了请同学们为嘟嘟想个好办法怎样保护菜地不受人破坏 ③开展四人小组讨论 ④汇报结果 二、师: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一项围篱笆出示课件围好的篱笆图 三、师:把菜地四周围上一圈这一圈的长度就叫做菜地的周长(板书:周长)我想知道这一周的长度你们能告诉我用什么方法吗?(小组讨论) 得出:可测量可计算(板书:测量与计算) 四、(1)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这样围一围起保护或装饰作用呢?(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相框、手帕和枕套的花边、窗户玻璃框、门套等) (3)点击课件 五、(1)师:围一围的方法怎
3、样才是正确的呢? (2)点击课件 (3)学生判断哪一种围法是正确的? 六、分四小组实际体验操作 第一组:文具盒第二组:纸盒(长方体) 第三组:魔方第四组:课桌 (1)要求: A、两个人用毛线将物体表面围一圈再用尺子量出所用毛线的长度 B、另两人一人记录一人量直接用尺子量出桌子四边的长度或只量两边的长度(长、宽)并计算求和求和的方法有几种 C、两种结果相对照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演板) (板书如下) 毛线: 计算: 七、师:刚才同学们在实际物体上测量或计算出了物体平面的周长那么在平面图形中谁会指出它的周长呢?①学生上台转动鼠标指出周长②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
4、、平行四边形、梯形、六边形等各边的测量与求和电脑演示学生看 八、练习活动 学生选题做A、4厘米5厘米()()2厘米()()() 周长=()周长=()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周长=()周长=() ()厘米 ()厘米()厘米 ()厘米 周长=() AA、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连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花边? (5)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长
5、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AAA、 1、学生独自量、算出长方体纸盒六个面的周长 2、书上T9 3、书上T13 4、书上T14 九、自我、小组评价 星级项目1、基础在平面图形中指出周长会量、会算会量、会算并方法多样2、创新周长的长短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发现生活中周长妙用在生活中会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十、板书设计: 周长的测量与计算 毛线:()卷尺:() 计算:计算: 十一、说课(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周长的含义并会计算测量周长难点是对周长含义的理解教学
6、关键是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周长怎样用铁丝等围成一个平面图形强调围成这些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铁丝的长度图形有几条边铁丝就分成几部分几条边长度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从而得出周长的定义(二)说教法 数学教学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开拓他们的智力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些数学教学理念和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围菜地的情景用铁丝围制各种图形得出周长的定义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求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的各个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三)说学法 本节课让学生看菜地情境设疑得出生活中需要周长动手测量围物体表面一周并计算讨论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调动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各个
7、感观积极思考问题(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共8个教学环节 1、导课情境教学 美丽的菜地被人踩坏怎么办?设疑 2、小组讨论得出围上篱笆 3、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保护或装饰作用? 4、判断怎样围一周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5、学生动手围桌面、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并测量与计算表面周长 6、引导学生指出平面图形中的周长周长计算需要的条件、计算方法 7、分层练习活动巩固实践能力与解题能力 8、自我、小组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