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

ID:19756540

大小:329.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05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_第1页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_第2页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_第3页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_第4页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症状的定义症状是指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被评估者主观感到的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如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和依据。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发热含义:正常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正常体温:正常人一般为36~37℃舌下体温36.3~37.2℃(成人清晨安静状态)腋下体温比舌下低0.5℃肛测法体温比舌下高0.5℃影响因素:昼夜、年龄、性别、环境、测量部位第一节发热【病因】1.感染性发热为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全身性或局限性、急性或慢性感染。

2、2.非感染性发热为非病原体物质引起的发热,常见病因有:(1)组织损伤与无菌坏死物质吸收又称吸收热,(2)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血清病、药物热及某些恶性肿瘤等。(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脱水等。(4)皮肤散热障碍见于慢性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多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又称中枢性发热,常见于中暑、脑出血、颅脑外伤、颅内肿瘤及颅内压增高等。(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包括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发生机制】1.致热原性发热致热原是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因素,

3、包括外源性致热原与内源性致热原。(1)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和细菌毒素、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可激活白细胞,使之形成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2)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或白细胞介素Ⅰ,其分子量较小,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2.非致热原性发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而导致发热。【临床表现】1、临床经过及特点: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散热表现畏寒皮肤苍白无汗1)骤升型体温数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见于

4、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2)缓升型体温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常见于伤寒、结核及布氏病等。高热期特点产热=散热表现皮肤潮红呼吸、脉搏增快,烦躁、谵语、幻觉等改变,大脑皮质呼吸中枢抑制,胃肠道功能异常体温下降期特点散热增加,产热正常。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临床表现】2、发热的分度和热期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高低分度:低热37.3~38℃中度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以时间分期:急性发热2周以内的发热长期中、高热持续2周以上,T>38℃长期低热持续1月以上的低热1、热型:是指将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后,所连接起来的不同

5、形态体温曲线。2、常见热型特点: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T>39℃>39℃>39℃无规律持续时间数天/数周1天/数天间歇体温波动1℃</24h>2℃/24h热与无热交替无规律常见疾病伤寒、肺炎败血症疟疾、肾盂肾炎肺结核风湿热重症结核化脓感染【热型及临床意义】常见发热热型【热型及临床意义】2、常见热型特点:波状热回归热T>39℃>39℃持续时间数天数天后骤然下降至正常体温波动逐渐下降至正常高热与无热交替数日后体温有逐渐上升常见疾病布鲁病回归热周期热常见发热热型【护理评估要点】1、测量体温,观察体温曲线,判断发热程度、热型、及热期。注意影响因素。2、观察伴随

6、症状如:寒战、脑膜刺激征、昏迷、惊厥。3、观察身体反应以评估发热对机体重要脏器的影响。如:高热期:生命体征、意识等;体温下降期:记录24h出入液量,尿量,皮肤干燥、弹性差等脱水症状和体征;长期发热者:营养状况、口腔炎症、疱疹等。【相关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或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2、体液不足与发热后出汗过多或入量不足有关3、营养失调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4、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所致口腔黏膜干燥有关5、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想一想女,21岁,学生,3周前出现寒战、发热伴咳嗽、乏力。测体温为40℃,自

7、行肛门内塞“退热药”后大汗热退,随后又再发热,最低体温38℃,经“头孢菌素”静滴半月无效。该如何评估及处理。含义: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为机体受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疼痛是一个主观叙述,每个病人所反映的疼痛含义可能各不相同。疼痛具有保护作用,但疼痛常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严重者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休克。第二节疼痛【发生机制】冲动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致痛物质游离神经末梢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疼痛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钾离子、氢离子、酸性产物传导途径【发生机制】痛觉传导途径(头面)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丘脑束(躯干)外周神经(内脏)交感神经脊髓后根

8、(气管、食管)迷走神经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脊髓丘脑束【疼痛的类型】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