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及《浮士德》

歌德及《浮士德》

ID:19750210

大小:5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5

歌德及《浮士德》_第1页
歌德及《浮士德》_第2页
歌德及《浮士德》_第3页
歌德及《浮士德》_第4页
歌德及《浮士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德及《浮士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歌德与《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故事。    早在欧洲中世纪民间就流传有关于浮士德与魔鬼打赌的故事。在文艺复兴时期马洛曾写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故事》。尔后的几百年间,各种样式的浮士德故事不断被演绎。歌德于1770年(21岁)左右开始写作这部诗剧,断断续续写到1831(82岁)年才完成,前后经过了60余年。而这60余年恰恰是欧洲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歌德开始写作时,他所处的德国还是一个充满了中世纪氛围的沉闷而落后的社会,其间法国发生了震荡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1789年),到作品完成时整个欧洲已经进入工

2、业革命的大变动的波涛之中。悲剧的主人公浮士德从他那孤独、封闭的小书屋开始,从一个人的梦想者式的世界——两个人的(恋爱)的世界——官场生涯——美的精神世界——广阔的改造自然的群体世界,在不断的否定中实现精神的攀升。贯穿于其中的则是当时欧洲最激荡人心的时代精神——充溢着心智和情感活力的不断突破、发展和创造的精神。著名的美学家和德国文化研究专家宗白华先生这样评价《浮士德》:“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众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

3、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地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成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浮士德》除序曲外,共分两部。第一部的开始就是主人公深夜在书斋中抒发自己的苦闷: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他是一个“成功者”——他已经把哲学、医学、法律、神学都读遍了,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博士、律师、神学家、科学家、教授

4、,他的房间里摆满了书籍和科学仪器。他应该满足。但是,浮士德却毫无满足感。他发现,在书本里讨生活和在书斋里编织梦想是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他感到,这样的生活远离了“生命的本原”,而离开生命本原的所谓学者生涯“连狗都不如”:我不象诸神,对这一点我深有所感!我不过象虫蚁在尘土里钻,当它在尘土里求生觅食,路人会一脚把他踩死、踏烂。(《浮士德》第22页,绿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把脱离社会现实的书斋生活视同委琐的、爬虫式的生活,这是一切启蒙学者的共同理念。他们认为,只有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学者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浮士德在

5、迷惘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便转而歌颂死亡,歌颂那使他摆脱困境的毒药。他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要走向死亡:  虽然在它狭窄的路口有整个地狱之火在燃烧;兴高采烈地下决心走这一步,即是有危险流入虚无。(同上书第23页)“如果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就应该去寻找死亡”,这反映了启蒙时代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渴望,也是力图改变现状、寻求发展的强烈追求。在《浮士德·天堂序曲》中,天主表示,相信一个永远向上、力图进取的人即使也会有所迷失但终能进入清明圣境;而魔鬼梅菲斯特却说,他能够把浮士德引向满足、怠惰和堕落的道路。天主答应同魔鬼打赌,令梅菲斯特去引诱

6、浮士德。天主认为: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浮士德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燃了他近似于疯狂的热情。明知追随魔鬼,有堕入地狱的危险,他依然是那么兴奋.他那颗在书斋中被麻木了的心与其说追求欢乐,不如说追求一种强烈的苦痛,因为没有苦痛的欢乐是肤浅的欢乐,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浮士德所追求的还是“全人类的一切苦乐”。那个时代的人认为,自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原子”,但在这颗原子中又可以囊括宇宙的一切。在歌德看来,“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胸中”便获得了人生的最高限值。走出了一个人的书斋世界,浮士德进入了两个人的世界,即爱情的世界。在一个残存着

7、中世纪陋习的小镇上,他追求一个贫穷、善良和带有宗教式谦卑的女孩子格蕾琴。这场爱情既是浮士德冲出书斋的第一次情感的历险,又是他同旧世界的宗法习俗的一次冲突。作为一个追求精神无限发展的青年贵族,他不可能在一个中世纪女孩子面前停留太久,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他误用毒酒毒死了女孩子的母亲;有了私生子的格蕾琴,受到周围邻里的尽情嘲笑;玛格蕾琴羞愧难当,把孩子淹死了,因此而入狱。格蕾琴的哥哥瓦伦廷为此和浮士德决斗,被浮士德杀死。魔鬼梅菲斯特很想让浮士德继续在酒色中沉沦,带他进入了所谓“瓦尔普吉斯之夜”,卷入了各种各样裸体半裸体的女人

8、举行的狂欢。但浮士德没有在这里沉醉。他得知格蕾琴遭遇的不幸,良心深受谴责。他潜入监牢坚持要格蕾琴跟他走。遭到拒绝。格蕾琴被处死刑。浮士德内心中充满了愧悔,感到自己不能过这样的生活。在第一幕结束时,无论浮士德还是魔鬼都陷入了深深的走投无路的绝望之中。小世界的毁灭是走向大世界的开端。第二部开始,梅菲斯特把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