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40044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5
《创新教育支点和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教育的支点和途径天心一中朱昌球一、概述创新教育,从“八五”到“九五”到“十五”,经历了“创造发明”——“教学创新”——“校本教研”三个阶段。“创造发明”代表了创新教育的课程文化,她是从课外活动起步的,在课外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活动中,学习并归纳出了“找需要”“挖缺点”“提希望”“求别解”等发明技法,然后让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活动进课堂,开设了科技发明课程,最后把有关知识和技巧以及学生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活动中的成功案例写入了科技发明课的各省的地方教材。“教学创新”代表了创新教育的课堂文化,她开始于创造发
2、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备教材”(挖掘创造教育点)、“备教法”(优选教学策略)、“备作业”(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题)等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理科课程实施了“发散聚合法”“脑力激荡法”“开放想象法”“对比概括法”“定势打破法”“创造主体过程分析法”等六种教学方法;文科课程实施了“情节扩展法”“实践活动法”“求同存异法”“辨证反向法”等四种教学方法。到了21世纪,各学科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正式出台,并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创新教育研讨年会(重庆会议2002年)上交流和推广。其推广
3、成果2005年10月在教育部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题总结(宁波)会议上得到汇集和提升。“校本教研”代表了创新教育的课题文化。她起步于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创新教育”本是为了推广“创造教育”和“目标教学”、“成功教育”(如“知识目标教学”和“发明技法教学”、“健康心理教育”)等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分学科、分部门、分项目进行教育、教学创新,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论文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00年10月)出版发行,标志着创新教育的根本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
4、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此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体系构建”等口号相继出现,并且,在全国兴起了中小学教师与专家合作搞教育科研课题的热潮。长沙市九中的“创造教育课堂渗透”中“备教材”(挖掘创造教育点)、“备教法”(优选教学策略)、“备作业”(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题)的成功经验,经中国教育学会和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的推介,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说就是当年长沙市九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等学校的科技发明活动在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延伸。在此后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中,各学科的活动教学模式
5、应运而生。如:语文的读写活动——“读、想、说、写”模式,数学的建模活动——“形、数、题、理”模式,英语的情境活动——“设、感、造、展”模式,理综的探究活动——“置、试、质、释”模式,文综的自学活动——“引、发、联、拟”模式,科劳的制作活动——“趣、思、言、行”模式,艺体的展示活动——“编、导、练、演”模式。“创造发明”、“教学创新”、“校本教研”5,与其说是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还不如说是创新教育成果的三个层次和创新教育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形成创新教育的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教师教学风格
6、形成,构建了创新教育的校本特色的课堂文化;全员性的校本教研风气,造就了创新教育的校本特色的课题文化。二、支点曾经有人讲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支点不是由谁给的,是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的。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创造力人人具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把它开发出来;创造兴趣人人具有,关键是我们自己平时要加强培养。所以,开发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就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强有力的支点。1、课程开发,服务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实施和推广创造教育,起初的主观
7、意图是,通过“发明技巧”的移植,建立学科教学新的知识体系或学习方法体系,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校的面貌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甚至还提出了“全方位”,即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群策群力,为了学校的创造教育的成功。“创造教育”也是局限于“课内学知识,课外搞发明”,课堂学习是为课后发明服务。实施创造教育,学生中的确出了一批创造发明的作品,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的金奖、银奖。但这究竟只是一部分学生取得的成绩,其中,的确还有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参与的成分。当时对素质教育的普遍解释是“两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8、,学生全面发展)。可现状还是大部分学生升不了高中,绝大部分学生考不上大学。为了提高升学成绩,许多学校把“发明技巧”变为“学习技巧”,实施“创造教育的学科教学课堂渗透”。分教研组普遍开展“说课、授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这样,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当时称为“差生”的大部分学生,看到了自己学习进步、成绩提高的希望。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受“创造发明”的教育,许多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了创造发明课或科技制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