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37693
大小:87.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5
《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薪火相承的传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三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十分推崇诗教,创立了诗教的内容和方法,还对诗教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还亲自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教材《诗经》。
2、之后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等人都热衷于诗教。陆游、王阳明、郑板桥为教育子女还专门写下了大量的诗篇。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诗教。他在育才实验学校当校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盼望大家帮助我,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我不是要学生每个都成为诗人,那太困难了,但我却要由我们学校做起,使每个同学、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扩大出去,使每个中国的人民,世界的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在教育实践中,他也常常通过写诗来教育学生,可以这么说,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诗教思想灼灼发光。诗让我们脱离
3、愚昧,诗让我们走向昌盛,诗让我们引领风骚。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诗教的思想一脉相承。(二)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理科课程的建设,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种以自然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标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涉及人的心灵与精神的人文关怀却退却到社会文化的空间边缘。2000年前后,中国学生人格扭曲的非正常现象,不断敲打着沉睡在“GDP”梦想中的中国人,一个个青少年道德危机的个案,让教育家们一次次回忆起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上的教育声明:他必须
4、获得鲜明的辨别力,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马加爵事件的发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却丧心病狂地屠戮4名亲如兄弟的室友,不能不让人沉思现代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今年的浙江语文高考试题大作文中提供了这样的材料: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大家都认为是浙江)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与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
5、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物质家国时,同时要建设精神家园。我们都已经认识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需要足够的人文素养,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服务与社会与人民的。《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5日)曾撰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
6、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到著名作家、诗人的诞辰日,都会有诗歌朗诵会给予纪
7、念,而反观我国诗界的现状,那写诗人多于读诗人的尴尬局面,都是因为诗歌读者群的萎缩。北京大学著名诗人臧棣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好的诗歌,而是缺少诗歌教育,这已经与我们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相距很远了。”如今,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儿童诗的教学已经引起文学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提上议事日程,浙江、上海、江苏、广州、湖北等地的多所学校开始了实践层面的研究,所以进行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三)课程改革的呼唤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历经五年准备后正式实施,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课程
8、结构的重建。根据我国当前发展差异大、文化多样的国情,课程要实现多样化是改革的必然方向,也就是要走国家、地方、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校创办于光绪七年(1878),是一所有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老校,涌现了著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