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36894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浅析【摘要】高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评估标准单一、教材相关性差等原因,造成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过分地强调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忽略语言技能教学,相对缺少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教师应尊重学习主体的需要,以创造性劳动去弥补教材的缺陷,并注意运用具体教学策略保持课堂交互活动的生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G712【】A【】1674-4810(2011)05-0088-02 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依据语言学者的
2、研究,课堂语言输入应该是可懂的、有趣的、与学习者相关的,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运用已经学会的语言,进行有目的的交际。这样的输入自然而然地会导致语言的习得。然而,就目前的大部分课堂教学而言,由于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阶段的衔接、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标准的单一性 长期以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就是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各教育行政机构对院校的评价也是以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为主要标准,以此作为衡量该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尺之
3、一。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局面。而在国家已进入WTO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已落后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标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说的能力是他们在涉外企业求职时首先亮相的技能,说得好就可能意味着求职的成功。学生缺少的是在交流中运用英语,只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 2.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前的语言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期望等,都会直接影响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尤其是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
4、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极为深刻。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遵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录音磁带、课后做书面练习的途径来进行。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同伴和老师对话、交流上。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在先前长期的学习经历中形成的,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英语就是这样学的。 3.班级人数较多而课时较少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一般来说高职学院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在40人以上,而且学时较少,通常是每周1学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大班化教学使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严重受到限制,学生长期以来很少感受英语学
5、习成功的喜悦等。许多学校为解决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这一难题,开设第二外语课堂,例如英语角,用以辅助和促进外语课堂教学。 4.学生原有口语水平低下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口语表达能力弱。这种现状在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时直接表现为学生底气不足、不敢开口,间接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期望值不高。故而导致学习者个体的学习动机低下,学习态度被动,课堂参与度不高,遇到困难迂回绕道,学习持久性难以保持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口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英语口语的现状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笔者
6、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以期保证口语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尊重学习主体的需要 产生外语学习动机的个人需要可以分为四种: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工作需要和教育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外语获得文凭,获得好的工作,或者获得某种职位的提升。这是一种典型的工具型动机,比较急功近利。一旦这种需要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满足,那么学习外语的意愿就会明显下降。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常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不断帮助学生提升需要的层次。让学生“风物长宜放眼量”,充分认识外语口语交际
7、能力在当今世界不仅是谋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和终生发展的需要。 2.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去弥补教材的缺陷 口语课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内容,学生的水平只会停留在交际能力所涵盖的浅层次上,即语言的语法、词汇知识以及口语表达的基本规则。课堂互动缺乏挑战性、模糊性,缺少信息差,缺少意义协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就会丧失已经建立起来的学习动机。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课本作为蓝本,教师需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补充材料,并加以整合和发展。这些材料必须具备相关性和趣味性、实用性和
8、真实性、适切性和可理解性、挑战性等特点。学习材料中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样,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是生活化的、真实的,容易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持续的学习兴趣。 3.运用具体策略保持课堂交互活动的生命力,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1)建构支持性的环境。通常,中国学生害怕在同伴面前出丑,因为中国文化中群体概念是很强的,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落,会产生从众行为。大多数学生在发言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