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

ID:19706075

大小:882.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05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_第1页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_第2页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_第3页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_第4页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的护理课件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手足口病的护理一、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等共有70多种。其中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目前国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16。集体感染病毒后,多呈隐性感染或病毒携带状态,少数发病。发病的症状一般轻微,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等并发症。二、流行概况手

2、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9年命名为“手足口病”。我国于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据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消息: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637例,死亡6例。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2008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88955例,死亡126例。2009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55525例,死亡353例。2010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774669例,死亡905例。比2009年发病

3、数增长52.81%,死亡率增长154.89%。2011年1月份,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2179例,死亡6例。2011年2月份,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609例,死亡3例。2011年3月份,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709例,死亡8例。2011年4月份,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9819例,死亡45例。三、病原学与发病机制自1957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分离出的病毒均届肠道病毒科,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性感

4、染,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后对同型病毒有持久免疫。EV7l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重,部分患者可伴有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脑麻痹后遗症;而CoxV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引起手足口病的这类肠道病毒发病机制都很相似,主要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侵入局部黏膜,在该处上皮细胞及附近淋巴组织内停留增殖,当病毒增殖到一定程度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经血液循环侵入网状内皮组织、深层淋巴结、肝、脾、骨髓等处大量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可由原发病灶

5、经淋巴管扩散至局部淋巴结以及经血液循环侵入其他器官。四、流行病学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散发期间,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一)患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10d,以3–7d为常见。发病前数天,在感染者咽部与粪便中就可检出病毒,即具有传染性。发病1–2周内,咽部有病毒排出,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一般可持续3–5周。患者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即溢出病毒。本病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其传染性可持续至症状和体征消失后数周。(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由于肠

6、道病毒感染后大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他们不易被发现,而且其数量很大,因而难以管理,容易造成传播。传播途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易感性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感染后可产生抗体,但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流行特征手足口病流行形式多样,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发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五、临床表现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或不发热,口腔、手、足皮肤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肚

7、周黏膜也可出现类似表现,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痴、不结疤。在同一患者,手、足、口腔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可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左右痊愈。(一)一般病例表现1、临床症状病毒潜伏期一般在2–10d,常见为3–7d。发病期主要以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疼痛为特征。2、体征口腔检查可见粟米样斑丘疹、薄壁疱疹、黄灰色溃疡或已经愈合的溃疡,周围有红晕。溃疡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地方,多见于硬腭、舌面、颊黏膜或口唇。斑丘疹或疱疹多出现于手、足等远端部位的皮肤,也可能出现在

8、臀部、躯干和四肢。常集簇出现,多无疼痛或痒感。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状凸起,内有混浊液体,如黄豆大小,一般在5–10d内结硬皮并逐渐消失。一般不留疤痕。(二)重症病例表现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机体各系统的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损害,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迅速发生死亡。1、神经系统2、呼吸系统3、循环系统六、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2、血生化检查3、血气分析4、脑脊液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