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95351
大小:4.71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5
《人际交往用心沟通快乐成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用心沟通,快乐成长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是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卡耐基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因对三名同学心怀不满,产生了报复之心。他趁同学上课之机,将硝酸铊晶体放入一瓶矿泉水中溶解,用注射器分别向三个同学的杯中各注入2毫升。三名同学喝水后出现铊中毒不良反应并住院治疗。2004年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因和同宿舍同学打牌发生口角,心存报复,设计连杀四名同学,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发生在校园里的恶性事件一、人际交往二、人际关系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2、常见关系的处理三、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一、人际交往(一)人际交往的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一、人际交往(二)人际交往的要素1、交往的主体:个体或者群体。2、交往中的沟通方式:多样化,如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单方交往和双方交往等。3、交往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4、交往的内容是广泛的,例如思想交流、互助合作、劳动服务等。5、人际交往的领域是广大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6、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人际交往(三)大
3、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2、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3、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的必要前提4、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人际交往(四)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往能否顺利进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实际是由认知偏差造成的。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4、刻板印象(刻板效应)5、投射效应6、角色固着一、人际交往1、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有着极
4、其重要的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1957年以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杜撰的故事做实验材料,描写的是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生活片断。这两段故事描述的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一段故事中把詹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并且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则把他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洛钦斯把这两段故事进行了排列组合:一种是将描述詹姆性格热情外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写他性格内向的材料放在后面;一种是将描述詹姆性格冷淡内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写他性格外向的材料放在后面;一种是只出示那段描写热情外向的詹姆的故事;一种是只出示那段描写冷淡内向的詹姆的故事。洛钦斯将组
5、合不同的材料,分别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比较热情而外向的人;第二组被试只有1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外向的人;第三组被试中有95%的人认为詹姆是外向的人;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詹姆是外向的人。一、人际交往2、近因效应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心理学者洛钦斯
6、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一、人际交往3、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征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或物
7、品的其他品质或其他特征也会给予较好地评价。名人效应是典型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一、人际交往4、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一群人进行固定化判断和评价的认知倾向。如一般认为工人豪爽,农民质朴,军人雷
8、厉风行,知识分子文质彬彬,商人较为精明,北方人粗犷,南方人细腻等。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直接与某人、某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间接信息影响形成。间接的信息影响,是刻板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克服刻板效应的方法:一是要善于用“眼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