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

ID:19651837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_第1页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_第2页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_第3页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_第4页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德日对外贸易比较摘要:随着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巨,同时外贸顺差的不断扩大,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概括总结了1972-1996年间德日两国的汇率升值历程,以及同一时期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对两国面对本币升值所造成的不同外贸经济结局从政策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索了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启示。  关键词:本币升值;对外贸易;德日政策对比  :F7:A:1006-4117(2011)06-0295-02    目前,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剧增的背景下,人民币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

2、。这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的德国和日本相似:德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了经济的迅猛增长,但是德国经济及其对外贸易始终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在日元升值后形成了泡沫经济,进而导致了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对于本币升值问题,德日两国因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时期两国汇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以及对两国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日货币升值历程  (一)马克升值的过程  马克汇率是德国经济状况的基本反映。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后,马克兑美元汇率波动就日趋频繁并逐步扩大。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

3、上升接近100%,如图1所示,这段时期马克兑美元汇率是稳中有升。  图1:1972-1996年马克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世界金融统计年鉴  (二)日元升值的过程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始终保持在1美元兑360日元。1973年2月,日本完成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换,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360日元升到261.90日元,与实行固定汇率时期相比,日元升值了37.48%。1985年的“广场协议”造成了日元的持续升值,并于1995年4月日元兑美元达到20多年以来的最高点:1美元仅值79日元。总体上1973年—1996年日元汇率历经了升-降-升的反复,但总的趋

4、势是日元大幅升值。    图2:1972-1996年日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二、德日两国的对外贸易  在1969年到1978年以及1985年至1987年,日元和德国马克同时经历了两轮堪称比翼双飞的大幅升值。两种货币的两轮升值幅度,均超过了40%。然而,两国经济随后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  (一)德国的对外贸易概述  “广场协议”之后马克的升值与通常的理论预期恰恰相反。1985-1989年,德国对外贸易为顺差,且逐年增加;与预期相反,“广场协议”后1985-1988年的进口额持续下降,直到89年方超过85年的进口水平;进出口总额在1985年升幅巨大,突破了1000亿美

5、元。在86、87年略有下降后,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稳定在85年水平之上。由上述数据可以证明:“广场协议”之后,马克升值对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就在于德国同时期采取了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日本的对外贸易概述  图3:1972-1996年日元进出口额(单位:10亿丹)  :世界金融统计年鉴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尤其是对日本产品出口的冲击非常强烈。如图3所示,“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造成了进口额攀升很快,如1987年日本出口就出现了负增长,净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20%。直到1991年,进口的增长速度一直都高于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了持续的负净出口

6、增长率。但是总体上日本的出口总额是增加的,特别是1987-1992年,日本出口持续增长近10万亿日元。这与日元升值将严重影响日本的出口增长,并致使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预测相反。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使日本出口在1993年跌到最低,但此后在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甚至在1995年到达最高时,日本的进出口始终处在上升阶段。  三、两国采取的政策对比  (一)德日的宏观政策各有偏重。德国央行旗帜鲜明地贯彻货币政策独立性。长期以来,德国货币当局一直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作为货币发行机制的依据。对货币信贷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量未见大幅提高,对实体经济并没有造成大

7、的损害。相对而言,马克汇率居于次要位置,德国不会为了缓解马克升值压力而牺牲国内的物价稳定。进而,德国较为彻底地贯彻浮动汇率政策,在不可避免的货币升值过程中,联邦银行把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防止输入型通胀加剧方面。在浮动汇率制下,德国虽然常年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却没有再度积累起巨额的外汇储备。(二)汇率政策差异。对国内通货膨胀深恶痛绝的德国政府对于持续贸易顺差的现象,主动采取了马克的升值以及汇率的浮动机制改革政策。马克的汇率基本上反映了实际的德国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存在低估现象。德国灵活的汇率政策发挥了其无以伦比的作用,促使了德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对区域经济合作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