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47548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研究
2、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研究【内容提要】中职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层次水平不一的情况。在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基础上,笔者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进行实践性和理论性探索,提出了中职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型架构,对分层教学的步骤和成果以及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关键词】分层教学 理论依据 现状分析模型架构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指导课改,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
3、智能领域或非智能领域有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同的发展”应是学校管理与教学要创造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或“毗邻发展带”,让所有的学生在大多数领域得到大小不同的发展。为实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以上任务,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分层教学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
4、一种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所采用,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掌握学习理论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
5、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它重视反馈矫正策略,赋予教学评价新的意义。掌握学习理论调和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根据这一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地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为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2、“建构主义”学习观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这里“建构”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新知识是借助已有的经
6、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的;第二,改造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经验以适应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习过程中的新旧知识有一个同化顺应的过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旧知识的结论或方法运用到新知识上,从而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不一定。另外,知识在被学习者纳入自身认知系统时,不同的知识构成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显然,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以及构建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必须根据他们不同的原有水平去实施不同的建构新知识体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新的知识结
7、构。分层教学正是想方设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指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去实现新知识的建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自由、活跃、充满活力的专业课学习氛围。3、“因材施教”原则宋朝教育学家朱熹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在中职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分化极为明显,常常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局面。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视学生的差异,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要求,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李岚清同志曾指出:“教师
8、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够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如果在教学中,能因各个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提能力差异”和“情意前提特征”(这两项足以影响教学质量的75%以上),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切实的保证。分层教学正是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点。4、“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促进每个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由于学优生和学困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往往比
9、较大,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来要求学生都一齐达到,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要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标准,让每个学生有一个适合自己个人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个目的。5、“成功效应”原理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