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堂县

成都市金堂县

ID:19626013

大小:551.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0-04

成都市金堂县_第1页
成都市金堂县_第2页
成都市金堂县_第3页
成都市金堂县_第4页
成都市金堂县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市金堂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成都市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金堂县三星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三年十一月60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60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目录第一章前言1第一节规划区概况1一、自然概况1二、社会经济概况1三、发展定位2第二节规划编制目的与任务2一、目的2二、任务2第三节规划依据3一、法律法规3二、国家政策3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四、相关规划4第四节规划期限5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6第一节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6第二节200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7第三节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7第四节土地利用特点8第五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第六节规划编制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9第三章规划目标11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11第二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11第三节规划目标13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3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13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1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14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4一、农用地结构调整14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15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16一、优化生态屏

3、障用地布局16二、优化农用地布局17三、优化建设用地布局18四、合理布局产业用地19第五章主要用地安排21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1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21二、控制耕地减少和加大补充耕地力度的措施21第二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2560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27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8一、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基础28二、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29三、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29第五节土地整治安排30一、土地整治安排30二、项目资金落

4、实、技术保障及管理措施31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34第一节土地用途区类型及管制细则34一、基本农田保护区34二、一般农地区35三、城镇建设用地区35四、村镇建设用地区36五、独立工矿用地区36六、林业用地区37七、风景旅游用地区38八、其他用地区38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38一、允许建设区38二、有条件建设区39三、限制建设区39四、禁止建设区40第七章村土地利用控制41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控制41第二节建设用地控制41第三节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2第八章近期用地安排44第一节近期规划目标44一、近期耕

5、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44二、近期建设用地控制目标44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45第二节近期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安排45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7第一节行政措施47第二节经济措施49第三节技术措施49第四节建立公众参与制度51附录I:5260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章前言第一节规划区概况一、自然概况三星镇位于金堂县北部,北河东岸,属县城一部分,也是北部经济区重要组团之一,具有较好的自然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距成都市区近50公里。北与金堂县栖贤乡接壤,南与金堂县淮口镇接壤,东隔北河

6、与金堂县主城区赵镇相邻,西与金堂县赵家镇相接。境内有北河下游冲积平坝和龙泉山脉中段山地,平原、山地兼有,其中山区约占五分之三,坝区占五分之二。全镇海拔432—1011.1米,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极端低温零下4.4摄氏度,极端高温37摄氏度,年无霜期290天,年平均日照1259小时,年降雨量728毫米,相对湿度81.6%,年降雪日1.6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二、社会经济概况全镇幅员面积44.8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2010年全镇总人口23535人,其中农村人口199

7、28人,年粮食种植面积12697亩,粮食总产量4235吨。随着近几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推动了三星镇商业贸易繁荣,各种商业配套设施较齐全,沿街铺面林立,且城镇初具规模,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商贸服务业等发展良好。全镇村民部分从事二三产业,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活跃了镇域经济。2010年全镇农作物总面积44848亩,粮食总产量4235吨,其中,60金堂县三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春粮食产量3086吨,玉米产量408吨;全镇果园总面积3324亩,水果总产量4436吨。三、发展定

8、位围绕三星大学城建设,完善、强化、优化城市功能,使其成为竞争力强,服务功能强的西部花园水城;建成优美、舒适和高效率现代城市空间;保护和整合自然环境,建构高品位、高舒适的生态化人居城市。第二节规划编制目的与任务一、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城乡之间以及近远期之间的各类用地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