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909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中学教师网络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个“好玩“之人在以往的观念中,我一直认为,要做个有理想,有责任,热爱学习,努力工作的人,从没有想过要做个“好玩”的人。因为从小老师和家长就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果少壮不努力,就只能老大徒伤悲。虽然“玩”的念头也曾在脑海里不时跳出来,总抵不过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名言和父母“玩,就知道玩!”的训诫。此次通过聆听了陈益老师关于游戏与心理健康的授课,才领悟到了“玩”的真谛,才体会到了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也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自己过去的经历来分析,为什么我们不敢玩,为什么提到玩从家长到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横眉冷对。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玩的
2、真谛,弄不清楚什么是游戏。提到游戏,我们能想到的往往就是电脑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还有就是打牌,麻将,K歌,蹦迪等等。其实这些只是游戏的项目和内容,按照课程中的表述,它属于“game”,而真正的游戏是指人存在的最佳状态——一种深度放松而又高度专注的的状态,又是指进入这种状态的操作过程。简答来说就是英文的“play”,我们理解为“玩”。看看现在的我们,真的不会玩,更达不到玩的境界。我们每天紧张工作,没有游戏的时间和心情。早上起来,匆忙的吃早饭,匆匆赶到学校开始早自习,接着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带学生练习做操,队列。一天下来,节奏紧张,疲于工作,丝毫没有游戏的概念,
3、也不敢想游戏。为什么呢?因为考评的压力,学校的绩效,分数的考核等等一系列的外在束缚,我们只能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结果呢,我们每天回家就是想休息睡觉,对新的事物不感兴趣,身体和心理的一根弦一直紧绷着。而我们的工作效率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时还降低,事倍功半,甚至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而我们采取的调节方式往往是宣泄式的玩乐,和朋友去ktv吼一下,去酒吧蹦一蹦,或者大吃一顿,大醉一场。不过这样的宣泄只能带来短暂的缓解,过段时间,倦怠又卷土重来。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女儿今年四岁,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在小广场上奔跑游戏,一会儿爬上石台,一会儿围着大树转圈,除了中间停下来喝了几次水,几乎一刻不停
4、歇的玩了两个多小时。孩子们怎么会有这么旺盛的精力?以前我们不了解,通过学习了游戏与心理健康这门课程,我们知道,孩子是进入了游戏的状态,是人存在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自然不会觉得疲倦,而是会感觉活力充沛,快乐自在。我们要想保持良好的状态,就必须向孩子学习,像孩子一样投入的去游戏,从自己的内心去出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去考虑做事情的成与败,不必在做事情中证明自己,不必力求掌控全局,真正发现游戏的高峰体验。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因为游戏玩耍,忘记了回家,因为沉浸其中,忘了身边发生的事情。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无师自通,孩子在游戏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我们
5、惊讶。这点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深有感触。上次去泉山公园游玩,在一个类似拓展训练的场地中,有一座铁索桥,桥的两端相距30-40米,用两个铁链连接,中间铺上一块块半米长宽的木板,桥下是安全网,据桥面有三,四米,再下面就是深深的河床。由于桥两边没有扶手,越走到中间摇晃越厉害,由于很窄,一次只能一个人通过。作为成年人的我走在上面都感觉很难保持平衡,40米的举例走了好久在勉强完成,由于困难,我对四岁的女儿说不要玩这个了,可是女儿已经紧随我后面走上了铁索桥。我心里紧张极了,只见女儿一开始缓缓的前后挪动着步子,到了中段,摇晃加大,保持平衡越来越困难,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随时准备跳下安全
6、网就女儿。女儿看了看前面,蹲下身子,用爬行的方式继续前进,由于重心的降低和着力点的增多,平衡好掌握了,就这样,女儿顺利的爬过了铁索桥,丝毫没有任何的害怕和不安。原来在孩子投入游戏时,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富有创造力。当孩子玩的时候,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判断什么该玩,什么不该玩,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而是应该投入其中,把自己也当做孩子,和他们一起游戏玩耍,就像陈益老师在授课中讲述的变成狗妈妈,狗妈妈带孩子们去吃屎。如果我们做不到像孩子一样沉浸在游戏中,我们也要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孩子,而不是用我们的判断去打断孩子的游戏,告诉应该怎样。有时候看到孩子在地上打滚,在墙上涂鸦,把水
7、弄得到处都是,我们会忍不住打断孩子的游戏,,甚至呵斥孩子。其实但当我们容忍不了孩子玩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太焦虑,太杞人忧天了。归根结底,玩其实就是做自己,从自己的心出发,找寻真正的自我。对于孩子,也要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心目中那个的乖孩子,好娃娃,更不是实现我们未尽梦想的寄托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玩的快乐,游戏的真谛,生活的幸福。最后还是想借用陈益老师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允许自己玩,允许孩子玩,更多的去玩,获得的是更多心灵的富足。让我们做我们自己,也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就如同一个本来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