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

ID:19577142

大小:2.04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3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_第1页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_第2页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_第3页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_第4页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厌氧性细菌李春波,男,55岁,农民。主诉:因张口困难,全身抽筋而急诊入院。病例讨论病史:一周前在地里劳动时,不慎被一绣铁钉刺破左足底。伤口立即由“赤脚医生”处理包扎,但至今未愈。入院前24h开始张口困难,逐渐加重,不能进食。颈项发硬,不能弯腰。5h前开始全身抽筋,发作历时几秒钟,间歇20~30min。病例讨论查体:T38℃,P80次/分。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心肺无异常。牙关紧闭,痉笑,颈项强直。左足底有一个2~3cm大的伤口,轻度化脓感染。体检时阵发痉挛一次,呈角弓反张,历时约十秒。病例讨论问题1.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为什么?2.应如何治疗?3.如何预防该疾

2、病的发生?病例讨论破伤风梭菌从伤口入侵后,在伤口处生长繁殖并产生痉挛毒素,引起人体骨骼肌阵发性痉挛。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此病一旦发生,病死率很高。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一、生物学特性G+菌形态与染色:细长杆菌,芽胞比菌体粗,圆形,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抵抗力:破伤风梭菌芽胞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强,在干燥的土壤中能存活数十年。培养特性:专性厌氧。一、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坏死组织多、局部 组织缺血伤口的厌氧微环境●窄而深的伤口●混有泥土等异物, 伴有需氧菌或兼性 厌氧菌感染1.致病条件新生儿破伤风主要因使用未彻底灭菌的接生工具,细

3、菌或芽胞感染脐带残端而发病。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全世界每年有100万病例发生。目前,破伤风多发生在成人的工伤、创伤的感染。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神经毒素,对脑干和脊髓前角细 胞有高度亲和力;●毒性强,对人的致死量<1μg;●不耐热,可被蛋白酶破坏;●抗原性强,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用于破伤风的预防。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特点:2.致病物质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局部伤口中产生的痉挛毒素,经淋巴、血流或外周神经末稍沿轴索逆行向上,到达脊髓前角和脑干。破伤风痉挛毒素痉挛毒素能选择地抑制中间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介质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当屈肌兴奋时,得不到抑制性神经元的抑制而持续

4、地强烈收缩,伸肌缺乏中间神经元的抑制而不能松驰,以至屈肌和伸肌均强烈收缩,兴奋性异常增高,造成破伤风特有的症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破伤风临床症状牙关紧闭苦笑面容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所致疾病角弓反张颈项强直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窒息和继发肺部感染等。三、微生物学检查法破伤风的诊断主要根据受伤病史、感染致病条件以及特有的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一般不需作微生物学检查。李春波一周前在地里劳动时,不慎被一绣铁钉刺破左足底。伤口立即由“赤脚医生”处理包扎,但至今未愈。 入院前24h开始张口困难,逐渐加重,不能进食。颈项发硬,不能弯腰。牙关紧闭,痉笑,颈项强直

5、。体检时阵发痉挛1次,呈角弓反张,历时约10秒。三、微生物学检查法3、抗菌治疗四、防治原则早期、足量注射前必须先作皮肤试验。1、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亦可使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清创、扩创4、使用镇静、解痉药特异性治疗一旦发病,疗效不佳,预防极为重要。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极强,极少量的毒素即可致病,而如此少量毒素尚不足以引起免疫,故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四、防治原则易感人群:有计划地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力可维持12年。儿童(3个月~6岁)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四、防治原则一般性预防●清创扩创●如有过类毒素基础免疫,可再 注射一针类毒素;如无基础免 疫,则

6、应立即肌注破伤风抗毒 素,最好同时注射类毒素主动 免疫。●抗菌治疗四、防治原则紧急预防小芳,下荷池采藕,不幸划破足底一大块皮肤,伤口被淤泥污染。她以为是小事,只是用池水洗了洗,回家后在足底贴上一片伤湿止痛膏。 当天夜里,伤足出现红肿。第二天上午已肿至小腿。下午到医院时,连大腿都红肿化脓,剧烈疼痛,高热至40℃。医生切开伤口时流出暗红色脓血,恶臭,并有气泡溢出。 入院那天晚上,小芳离开了人世。病例讨论气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疾病,以局部组织迅速坏死、气肿(伤口有气泡逸出,伤口周围有捻发感)、水肿、分泌物恶臭、剧烈疼痛(胀裂样,一般止痛剂无效)、出现高热、脉搏快

7、、极度软弱、烦燥兼有恐惧感、神志清楚及全身中毒为特征。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气性坏疽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主要有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败毒杆菌、溶组织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一、生物学特性粗大杆菌,有荚膜,芽胞≤菌体,椭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G+。1.形态与染色2.培养特性●适宜温度广泛(20℃—50℃),37℃时分裂繁殖的周期仅为8min。●厌氧,但不十分严格。●血平板:双层溶血环(内环:θ;外环:α)●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现象一、生物学特性3.生化反应代谢十分活跃,可分解多种常见的糖类,产酸产气。一、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荚膜毒素:透明质酸

8、酶毒素:胶原酶、明胶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