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62968
大小:1.7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脱分化再分化①无菌②营养:③一定的外界条件④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有机物无机盐水分遮光一定的光照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如:胡萝卜的形成层、菊花幼茎段、月季的花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①②③④⑤融合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B原生质体A去壁去壁植物A细胞植物B细胞诱导融合再生出细胞壁杂种细胞脱分化(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蝴蝶兰2·1·2植物细胞
2、工程的实际应用资料1科学家应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具有无子、含糖高、口感好等特点。但因其不结种子,每年必须用四倍体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培育种子,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给无籽西瓜的普及带来困难。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一)微型繁殖读课本38页第一二段回答问题:1、微型繁殖的概念、优点2、微型繁殖属于哪种生殖方式?为何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特点①繁殖,能够保持种苗的优良特性②选取材料少;繁殖速度,周期短;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
3、因素的影响。③可实现化生产。快速繁殖无性遗传快工厂2、微型繁殖属于哪种生殖方式?为何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微型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只进行有丝分裂,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资料2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多种。受害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如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菜、大蒜、苹果、枣、唐菖蒲、兰花等。而且没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只能拔除病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病毒多集中在种子、老叶等器官中,在幼嫩的器官和未成熟的组织中较少,在分生区几乎不含病毒。小贴士病毒是寄生
4、性生物,在用种子繁殖或用植物根、茎无性繁殖过程中,种子、根、茎的细胞中可能携带着病毒并传给下一代,使其繁殖的子代感染病毒。(二)作物脱毒阅读课本38页最后一段和39页一二段回答问题1、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何危害?2、目前采用什么方法来脱毒?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有何特点?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的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选用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根尖,但通常采用茎尖)这部分细胞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2.作物脱毒(1)材料:(2)方法:无病毒的茎尖等脱毒苗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的分生区(茎尖)-
5、-无病毒或极少2.脱毒苗与抗毒苗有何区别?脱毒苗:是选择植物的茎尖(刚形成,不含有病毒)进行组织培养而获得的,属于细胞工程的范畴。抗毒苗:是把某抗病基因导入到受体植株中,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形成的,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三)神奇的人工种子1、天然种子的局限性?2、什么是人工种子?1)培育周期长2)优良杂种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而丧失其优良特性3)生产会受到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实现制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人工种子的结构结
6、构:由、作为保护性外壳的和提供发育所需营养的组成。如图所示:胚状体人工种皮人工胚乳人工种皮胚状体人工胚乳3、教材40页,【讨论】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相比有何优点?①培植周期短②后代无性状分离③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④可以很方便地贮藏和运输还可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4、教材40页,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些什么?下图为一人工种子。下列与人工种子培育过程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种子一般是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B.胚
7、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C.同一批次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细胞构成2、如图所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若培育人工种子则应选择作为材料?③D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正常植物花药实质是花粉细胞培养愈伤组织单倍体幼苗脱分化再分化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1.单倍体育种(1)方法:(2)优点:花药的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选择优良品种种子纯合体选优自交花药离体培养→P高杆抗病DDTT×矮杆感病ddttF1高杆抗病DdTt
8、配子DTDtdTdtDTDtdTdtDDTTDDttddTTddtt↓↓↓↓↓↓↓↓↓↓纯合体秋水仙素处理→↑需要的矮抗品种第1年第2年举例单倍体育种:利用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感病ddtt品种培育矮杆抗病ddTT品种单倍体幼苗举例:利用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感病ddtt品种培育矮杆抗病ddTT品种P高杆抗病DDTT×矮杆感病ddttF1高杆抗病DdTt↓F2D_T_D_ttddT_ddttddTT↓第1年第2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