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位均衡

走向高位均衡

ID:19551420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3

走向高位均衡_第1页
走向高位均衡_第2页
走向高位均衡_第3页
走向高位均衡_第4页
走向高位均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向高位均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向高位均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作者:刘志军 王…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2012.3    点击数:421    更新时间:2012-4-12[摘要]教育均衡分为基础均衡和高位均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性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应关注文化影响,走向高位均衡是教育改革的应然追求,以文化关怀为切入点科学构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策略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应推进研究范式从绩效主义到文化自觉的转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文化的推进作用,关注文化影响,加强文化研

2、究,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和区域文化建设。[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基础均衡;高位均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推动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目前,我国教育均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并向以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为主要方式的办学条件方面的基础均衡迈出了重大步伐。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提高和我国教育在区域、城乡等层面的巨大差距的现实,如何更为科学地认识均衡的内涵,根据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特色多元、优质的高位均衡发展是应努力破解的重要课题。一、教育均衡发展与高位均衡科学理解教育

3、均衡发展,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性及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一)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均衡不是平均,均衡是平等地对待相同的、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以及对弱势进行补偿。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在基础条件基本均衡的条件下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和谐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基础条件均衡,指主要依靠外力,以有形物质投入、标准化建设及外在条件弥补的方式,推进城乡、区域及校际教学场所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有形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追求有形方面的均等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高位均衡,指根据各自基础、

4、优势和特色,主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及推动特色发展等方式,将外在条件弥补与内生引领相结合,促进城乡、区域、校际教育互动交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自主创新、多元特色、峥嵘并进、可持续协调发展。基础条件均衡是实现高位均衡的前提和基础,高位均衡是基础条件均衡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二)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性。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鲜明的文化表征和深刻的文化根源。教育均衡问题的本质是不同区域、学校、阶层、个体由于文化资本占有量的差异导致其在教育起点、过程、结果方面产生的差距及其累积造成的教育失衡状况。这种失衡状态会不断复制、累积甚至造成代际传递,进而造成更大的教育

5、差距。教育均衡发展不可忽视如下文化的影响。一是为人一生成长奠基的家庭文化。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学校,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育期望、生活学习习惯为人处世方式及家庭的教育文化氛围等都对子女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二是浸染人与教育发展的学校文化。学校是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流动的文化资本,课程是知识、文化和价值的载体,学生群体的素质、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文化氛围等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是伴随人一生发展的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学校文化、区域文化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对家庭文化、学校文化、区域文化

6、有传导作用,当今社会文化观念、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用人观念等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文化既可以成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可以成为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消极因素,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性启示我们,应关注文化影响、深化文化研究、推动文化建设,以推动教育均衡深入发展。(三)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在物质条件基本达到的情况下,教育的差别主要不再是物质条件的差别而是办学观念、学校文化、育人特色等方面的差别。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张、规模的发展,也不是限制教育的高质量区域、高质量学校和高质量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发展,而是追求不同区域、类型、

7、层次的教育共同发展,鼓励不同区域、类型、层次的教育,所有学校都能实现个性特色发展。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实现办有特色的教育与为学生提供最适合个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有机结合、近期“治标之法”与中长期“治本之策”的有机结合、薄弱学校改造与扩大教育总体供给的有机结合、政府外部推动与学校内部系统改革的有机结合。其更加注重内外结合、上下互动,更加注重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特色引领,更加注重资源共享,推动互动协调、和谐共生、特色优质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高位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