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45465
大小:4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3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模拟历史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模拟历史检测 此篇第二学期期末高二模拟历史检测由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命制,本站小编收集整理。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选修模块1、4]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孔子开创私学,他提出的办学思想是 A.“以道事君”B.“格物致知” C.“有教无类”D.“法不阿贵” 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这句名言的核心思想是 A.“理”B.“道” C.“仁”D.“气” 3.下列思想流派,对商鞅变法有重大影响的是 A.儒家B.墨家
2、C.法家D.道家 4.图1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 C.推行县制D.废井田,开阡陌 5.下列秦始皇的举措,旨在巩固国家统一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是 ①“兼并天下”“设置郡县”②“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③“器械一量,同书文字”④“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6.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作琅琊台,立石刻”。图2为琅琊石刻拓本,内中有“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字样。这些文字内容反映出秦始皇立琅琊石刻是为了 ①宣示皇帝权威②宣扬君民同乐 ③强调国家统一④推行郡县制度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
3、④ 7.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拓跋部建立 A.匈奴族B.鲜卑族 C.女真族D.蒙古族 8.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改革措施中,不包括 A.“雅重门族”B.“剃发蓄辫” C.“班赐冠服”D.“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9.北魏孝文帝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孝文帝的这项改革措施应是 A.均田制B.三长制 C.租调制D.俸禄制 10.唐太宗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治国理念。为此,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强调 ①无为之治,天下息兵②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③仁义为本,慎用刑法④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A.①③B.①④C
4、.②③D.② 11.640年,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 A.西藏地区B.西域地区 C.陕西地区D.西亚地区 1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事例是 A.昭君出塞B.唐蕃和亲 C.迁都洛阳D.澶渊之盟 13.《旧唐书》载,贞观年间,“绝域君长①,皆来朝贡;九夷重译②,相望于道。”(①绝域君长:指各个国家。②九夷重译:指各国翻译人员。)《旧唐书》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唐朝 ①国势强盛②成为世界中心 ③对外开放④国际影响深远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④ 14.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实行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
5、①救济农民生活②兴修水利工程 ③鼓励开垦荒地④增加政府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是指 A.市易法B.募役法 C.保甲法D.均输法 16.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此,他制定的“富国”之法有 ①设明法科②方田均税法 ③置军器监④农田水利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7.图3所示的书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它的作者是 A.贾思勰B.张仲景 C.李时珍D.徐光启 18.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吸
6、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三权分立学说B.民主共和思想 C.阶级斗争学说D.君主立宪思想 19.“百日维新”中,光绪帝颁布了大量的改革上谕,其内容包括 ①设置制度局②创办国家银行 ③按新法练兵④设京师大学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为变法而献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烈诗篇的戊戌志士是 A.梁启超B.谭嗣同 C.刘光第D.杨深秀 2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场爱国的政治改革运动②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 ③彻底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秩序④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B.
7、①②③C.①④D.②③ 22.观察图4:该铁路通车,开创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建造铁路干线的历史,而主导开创这一历史的就是 A.郭守敬B.詹天佑 C.袁隆平D.邓稼先 23.190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它就是 A.兴中会B.华兴会 C.同盟会D.光复会 24.毛泽东曾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他这样说,是因为孙中山 A.提出了反对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