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

ID:19533068

大小:4.5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3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_第1页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_第2页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_第3页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_第4页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艺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第五章学前儿童音乐欣赏目录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概念及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材料的选择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概念及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的概念音乐欣赏是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一)小班(1)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形象鲜明生动的标题乐曲,能很快识别如熊走、兔跳、鸟飞等动物活动的乐曲。(2)已经能够区别音乐作品的性质,以动作表达对音乐感受的能力强于用语言的表述。二、学前

2、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3)音乐理解能力有限,对作品的性质等不易理解,往往只注意一些特征性因素,如模拟音色。(4)该阶段学前儿童的音乐记忆力正逐步形成。(5)到了小班末期,学前儿童能学会借助想象、联想来理解性质鲜明的音乐情绪,产生共鸣。二、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二)中班(1)般能欣赏内容较为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2)对不同体裁、性质、风格乐曲的分辨能力有很大发展,如:学前儿童能感知到《摇篮曲》温柔、恬静,《小步舞曲》欢快、热情奔放,《进行曲》整齐、雄壮、有力。二、

3、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3)在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结构把握上,他们往往能够通过教师专门组织的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到乐曲的结构,听出乐段、乐句之间的重复以及乐曲在情绪性质上的明显差异。(4)能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想象、联想。二、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三)大班(1)学前儿童听觉分化能力更加精细,听辨能力更强,能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细节部分,而且能感受、辨别较为复杂的器乐曲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细微差别。(2)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增强了,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较完整

4、的语言或一定的故事情节来描述音乐。二、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3)对纯器乐曲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能在清楚辨别、理解音乐作品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表现手段变化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4)学前儿童的创造性表现不仅体现在创造表现的意识更积极主动,而且创造性表现的形式更丰富、多样。学前儿童的创造性表现形式主要有身体动作、嗓音表达、语言描述、图片再现等。(5)学前儿童的音乐记忆力和审美能力有所发展,表现出自己对某类音乐作品的爱好。二、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1.

5、知道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常见表演形式。2.认识常见乐器的名称。3.听出并理解作品的主要情绪、内容、形象及作品的主要结构。4.分辨常见人声和乐器的音色。5.根据音乐作品展开想象、联想。6.运用一定的媒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1.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2.钢琴教材以及其他器乐教材中,一些旋律优美、体裁短小,但音乐形象鲜明、有典型特点的小曲子。如:《跳绳》《扑蝴蝶》(丁善德曲)《生病的小娃娃》《小鸟的歌》等。3.专门为儿童创造的音乐童话片段。如:《龟兔赛跑》(史真荣曲)、《彼得与狼》(普罗科菲耶夫曲)等。4.中外著名音

6、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如:《动物狂欢节》(圣一桑曲)、《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曲)中的《四小天鹅》等。三、倾听周围环境中的音响。1.倾听人体声音2.倾听日常用具的声音3.倾听周围的声音4.记忆声音5.录制声音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材料的选择(一)音乐作品(二)辅助材料1.动作材料:通过跟随做动作的方式参与到音乐进行的过程中去,这是学前儿童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2.语言材料: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民谣。3.视觉材料:是指形象具体地反映音乐形象、内容、结构及节奏特点

7、的可视材料。既可在时空中静止(如:图画、雕塑等),又可在时空中流动(如:动画、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第四节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引导性谈话2.运用直观教具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3.教师演示4.利用动画片1.在再次重复欣赏音乐以前,对学前儿童提出具体的欣赏要求,例如,请学前儿童感知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结构上的重复与变化等。2.利用学前儿童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来帮助他们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表情手段。3.进行对比和归类,有意识地让学前儿童进行对比,使学前儿童对不同的

8、音乐性质具有较深的印象,帮助学前儿童区别音乐的不同情绪、性质。4.引导学前儿童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5.引导学前儿童注意音乐的主要部分及整体,而不是只注意音乐中的模拟因素。(1)不告诉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名称,让学前儿童欣赏已经听熟的作品,观察学前儿童的反应。(2)欣赏熟悉的音乐作品,检查学前儿童能否说出音乐作品的名称、内容及最突出的表情手段的表情作用。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