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

ID:19521488

大小:722.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3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_第1页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_第2页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_第3页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_第4页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疾 病 概 论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疾病概论(Generalconceptofdisease)◆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转归一、健康、疾病的概念1、健康:WHO没有疾病和病痛。躯体、心理、社会均处于良好状态。这个定义于1946年WHO成立时提出,1948年正式通过。60年来,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充分说明这个定义的经典性和权威性。躯体上的完好状态指躯体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正常,采用当今的科技手段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精神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情绪、心理、学习、记忆及思维等处于正常状态,表现为精神饱满、乐观向上、愉快地从事工作和学习,能应对紧急的事件,处理复杂的问题。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指

2、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吻合,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社会中承担合适的角色。这个定义也隐含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就是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它强调健康不单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精神上、社会功能上必须完好。亚健康(sub-health):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亚健康的表现形式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孤独感。亚健康的可能原因◆工作学习负荷过重◆心理应激◆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良亚健康的防治◆

3、加强自我保健◆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功能◆心理调节2、疾病:在一定病因损害作用下,由于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从而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自稳:在多种调节机制作用下,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各组织细胞及整体的功能与代谢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二、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1、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类病因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性取决于数量、毒力及侵袭力,亦与机体本身的防御及抵抗力大小有关。 特点(1)有侵入门户 (2)需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发病 (3)作用于机体

4、后,改变机体也改变自身2、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温度、噪音、辐射,等。特点(1)只引起疾病的发生 (2)潜伏期短、无 (3)对器官无选择性(2)化学因素:强酸、碱,药物、毒物。特点(1)对器官有选择性 (2)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3)与量、作用部位、机体功能状态有关 (4)潜伏期短(除慢性中毒)3、营养因素:指各类必须物质或营养物质等的缺乏或过多。 体重超重30%的人比体重正常人患糖尿病的几率要高3倍。 若体重超过正常体重15%以上,可减寿11年左右。 腰带长、寿命短,一胖百病缠营养不良营养过剩4、遗传因素:指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缺陷。遗

5、传易感性:某些家族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如精神病、糖尿病、结肠癌,等。5、先天因素:指在妊娠期能损害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各种畸形和发育缺陷,如唇裂、腭裂、无脑儿等。风疹病毒的感染易致先心病。“反应停”儿童(海豹肢)唇裂无脑儿6、免疫因素: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如青霉素、血清制品的过敏。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7、心理、社会因素:指紧张的工作,不良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及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它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紧张的工作不良人际关系情绪反应(二

6、)疾病发生的条件 指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促进或抑制)。 包括性别、年龄、营养状况、气候、生活环境等。 男性易患冠心病、胃癌。女性易患胆石病、癔病。 小儿呼吸道、消化道防御功能不全易患两种系统疾病。老人免疫功能下降,病情较重、发展较快。 营养状况差易患肺结核。条件可以做病因三、发病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 (一)疾病发生发展一般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它贯穿疾病始终,其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预后。 损伤>抗损伤,病情恶化; 损伤<抗损伤,病情好转。 抗损伤可转变成损伤。烧伤组织坏死、大量液体渗出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白细胞增高,微动脉收缩、心率增

7、快心输出量增加,保持血压损伤反应抗损伤反应2、因果交替:指原因与结果不断转化,推动疾病不断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以失血性休克为例大出血心输出量BP交感神经兴奋微A、V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回心血量BP微循环淤血3、局部与整体: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疾病可表现为局部变化,全身变化,或二者兼有。局部的病变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全身性疾病可表现为局部变化。如疖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全身反应为发热、寒战。 糖尿病可仅表现为不易治愈的局部疖。 善于认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理方法。疖、痈糖尿病(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神经

8、机制:生物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特别是神经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