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79600
大小: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2
《看图写话教学感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图写话教学感想粟邑小学二年级司玲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教材正式开始出现写话训练,众所周知,这是作文训练的低级阶段,是作文的基础。但是,由于低年段语文识字任务重,各项基本学习能力、习惯、方法的培养都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为了考试得分率高,考试常出现的那些题型、技巧往往是我们注视的焦点。而写话作文在卷面上的分值较低,且考虑是一年级所以扣分也很松。因此为了加大课文、识字等的训练分量,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教材中仅出现8次的说话训练、12次看图说话、1次写话、2次看图写话往往重视不够,一笔带过。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断章取义,
2、无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我们应该把上述几种说话写话训练,看作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我们以前的作文教学,一上来就是命题作文,常常是三年级的同学也不知如何下笔,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甚至到小学毕业,有的学生连一件事还写不清楚。这种情况,除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外,也充分说明作文训练的方法不科学。各行各业的学习,最初都是照葫芦画瓢,在掌握一般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推陈出新。而看图说话作文,正是同步训练小学生作文基本功的最好方法。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
3、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的看图写文教学坚持的是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首先,当然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养成
4、正确的思考习惯,建立合理清晰的思维方向,提高学生的素质。二、掌握量力性原则,为持续发展做铺垫。让学生初步掌握写话的基本方法、步骤,打好框架,先求完整,多垒台阶,降低坡度,由易到难,由口述到笔写,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一次写话一个重点,使学生每次都有长进。三、快乐学习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起点低一点,让全班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至少有90%学生能完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不能让班上30%的学生不符合基本要求。提倡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童心童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推理想象情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和课外书中学到的
5、方法、词句进行表达。恰当运用表演创造气氛,进入情境、产生灵感,体会和把握图画内容,故事情感。这三条原则相结合并灵活运用。比如第二册最后一则看图写话《送伞》,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起伏变化。看见要下大雨——焦急,看见老师在工作——尊敬,把伞给老师——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
6、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爱师之情。通过观察送伞学生满头大汗的样子和脸上的表情,体会他怕老师淋着雨的焦急心情;分析出老师下班还在辛勤工作,是她受人尊敬的原因;再想象两位学生送伞时会说些什么。观察——判断——想象,每一步引导简单化,但每一步都落到实处,这样简单合理地安排写话内容,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图画的思想内容,才能达到这一次的训练目的。实施合理内容
7、还需要先择恰当的形式。一年级的学生,在看图说话、说故事的时候,对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形式较熟悉,而要写一篇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或小短文时,还是会感觉吃力的。比如在教《离群的小鸡》和《聪明的公鸡》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单副图说得很丰富,连在一起就乱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是最害怕失败的,为了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说话写话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探讨科学的形式,既简单,又能完整表达图画内容。所运用形式如下:1.详说后听写,比如《聪明的公鸡》指导学生说话后,听老师复述,边听边写,最后完整地读几遍,做到句子连贯。2.详说后填空写,如
8、说话内容:《我最喜欢的水果》,先看实物说,让学生习惯一种模式,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填空写——“我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它(什么样),它的颜色是(什么),剥开皮里面(怎么样),咬一口(写味道),真好吃。”3.填开头、结尾或填段落式,让学生对段的认识和段的连接更直观一些,不要有畏难情绪。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