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ID:19477657

大小:402.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0-02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_第1页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_第2页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_第3页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_第4页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一)城市乞讨问题的严重性(二)国外救助情况(三)中国救助制度的发展(四)城市救助管理新建议(一)城市乞讨问题的严重性1、被操控性及团体化乞讨现象突出在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乞讨行为有较突出的被操控性。而操控行为主体往往是成年人,包括其亲人、老乡、陌生人等,通常以幕后操控或者带领乞讨为主要形式来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的乞讨。2、职业化、半职业化倾向明显一方面,未成年人乞讨者的被操控性,通过成人有计划的组织、培训、监控等手段强化了未成年人乞讨行为的职业化或半职业化走向,不管是以何种方式何种原因进行乞

2、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直接获得钱财。另一方面,一半以上未成年乞讨者主要是失学的伤残者、患病者及因贫困辍学者,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关爱缺失,社会援助力量脆弱,加上政府保障制度的落后和救助制度的自愿性、临时性特点,致使这些特殊的未成年人过早地步入社会,颠沛流离于陌生的城市,长期以乞讨或捡垃圾的生存方式维持生命,他们自然成了职业化、半职业化的乞讨者。3、低龄化与低学历状况严重调查结果显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乞讨人员占了调查对象的八成多,反映未成年乞讨者低龄化现象较为突出。乞讨的低龄化现象,使儿童在身心发育的黄金

3、时期因流浪与乞讨沾染各种不良习气,形成极强的与他人、与社会对立的反差心理,对少年儿童健康身心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极大的障碍。另外,在被调查的106人中,达到入学年龄又未读书的人数占近一半,晚入学成为了流浪乞讨儿童的特点之一。4、乞讨收益与个人受益极度失衡据我们观察,未成年乞讨者一般每天都能乞讨到几十元,尤其是卖花童,他们每晚到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夜市卖花,一般都有几十元至一百元收入。按我们观察粗略估算,未成年乞讨者在人流较大的地区乞讨,每5分钟约有200至300人经过,有1人施舍1元,1小时就可获得约

4、12元左右,一天乞讨8小时,每日约有20至100元,以此推断,乞讨者一个月固定的收入600~3000元不等。相比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5年4月1日施行)每人每月330元,乞讨者的收入较高,有些甚至比广东农民工平均年薪11052元还要高。尽管有较高的乞讨收入,但未成年乞讨者所得一般都要交由控制他们的成年人掌管并占有,他们仅得能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不是现金。(二)国外救助情况美国法国英国印度美国救助中心分为男性、女性和家庭三种形式,救助范围很广,包括无家可归者、家庭暴力受害者、退伍或伤残军

5、人等。救助中心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配有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健身房和宗教祈祷场所。被救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何时离开救助中心。同时,当他们进入救助中心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替他们填写了申请政府廉租房的表格。在管理上,很多受政府资助的救助中心都承包给了信誉良好的民间慈善机构。承包合同规定了承包机构的责任,承包机构将接受政府委托的审计部门的严格监督,所有开支都必须有详细的记录。有些慈善机构和教会还提供了一些可以随时入住的临时庇护所。法国巴黎“无家可归者救助队”是一个专门为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提供帮助的警察机构

6、。“无家可归者救助队”隶属于巴黎市警察总局,目前共有常备警员40名。其任务一是负责沿街巡逻,随时对无家可归者进行救助;二是对无家可归者进行鉴别审查,确定他们的身份,并按照他们提出的要求将其送到相应的救助中心。“无家可归者救助队”的合作伙伴中既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接待中心,也有一些社会民间机构和组织。在日常工作中,救助队大多数队员都在外巡逻,总部只留有队长、副队长、秘书及一名调度。英国英国的社会救助也称收入限定性补助,是对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给予的一种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主要项目有:基本收入维持、

7、付所得税、住房补助和社会基金。社会救助属无条件帮助,是人权保障的具体内容。在英国,政府保证社会救助所需的资金,但由志愿者组织承担服务的具体事务,这样,既提高了救助的效率,又保证了公平。印度印度和我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许多社会问题与我国十分近似。但是我国与印度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差异比较大,所以对于类似的问题处理方法也不太相同。印度对流浪人员的生活救助是由宗教组织来完成的。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80%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他人信仰锡克教、耆纳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这些宗教组织主要是定期施舍粥饭,每个星期在固定的时间和

8、地点寺庙里都要来一些帮工,定期发放水果和食品,每人一份,发完为止,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由于受宗教影响,印度流浪汉的犯罪率并不高,也没有影响社会安定。(三)中国救助制度发展1、《收容遣送办法》2、孙志刚事件成为导火线3、《救助管理办法》VS《收容遣送办法》1、《收容遣送办法》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变化建国初期,很多城市街头流浪着大量国民党的散兵游勇、灾民、难民以及妓女、吸毒者等,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