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52458
大小:3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2
《15年高考历史考前河北省衡水市某重点中学​高效自选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5年高考历史考前河北省衡水市某重点中学高效自选题二 【第二教育资源网www.02edu.com—高考历史试题】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2015高考历史模拟精品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马到成功2014高考文综密卷5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题签上. 3、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24.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
2、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25.电视节目中有档栏目《帮大哥》,内容是帮助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和家庭纠纷。其中有好多期是在讲因为老人分家不均导致儿子儿媳不敬老养老的案例。你认为中国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乏的是 A.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教育 B.人文主义精神中独立的人格教育 C.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人文主义糖神的教
3、育 D.人文主义中的独立的人格教育和法制教育 26.罗马法创立特留份制度,它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这表明特留制度, A.是后来世界各国公法和私法的渊源B.体现了公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平等原则 c.确立了财产无限制私有的法律观念D.体现了平民财产继承关系的平均思想 27.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
4、•这些史实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 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同 28.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在对‘资本论’进行全面批判的同时,认为“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他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居于 A.经济的迅速发展B.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完善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
5、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30.“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刨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与这段话最吻合的一段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五
6、四运动时期 31.某书中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交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B.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改变了农业优先发展的状况,实行工业优先发展 32.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
7、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一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33.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
8、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