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4310
大小:21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3
《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学习成绩影响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学习成绩影响之研究包钢一中“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课题研究组报告人:梁志军【摘要】本研究对784名高中各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就全体被试而言,我们问卷中所涉及的有关“学习目的”和“学习状态”两大方面11种非智力因素及所占人数百分比数值与被试的学习成绩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同时这些非智力因素与被试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受学生年级与学习阶段、班级类型和个性特征等差异性的制约。【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学习目的学习状态自我效能1问题提出我们认为,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是
2、人们对心理范畴的认识从另一角度进行划分的尝试。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另一种是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注意、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上述具体操作起着动力和调节等作用。我们把前者称为智力因素,而把后者称作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从其孕育、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约80年的历史了。最初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W.P.Alexander),早在30年代,他就反对当时流行的斯皮尔曼(C.E.Spe
3、arman)的“二因素说”和瑟斯顿(L.L.Thurstone)的“多因素说”。通过大量测试和实验,他发现智力测验中有很大一部分变量被忽视,但它们对测验数据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将这些变量暂定名为X和Z因素(即指被试对作业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持性等),并把这些因素总称为个性因素。1935年,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factors)这一概念。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组成,心理学家们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M.L.Terman将非智力因素概括为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进取心、谨慎以及好胜心等四种个性品质;W
4、.P.Alexander则强调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以及获得成功的愿望;而D.Wechsler则提出了内驱力、情绪稳定性和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在智慧行为中的作用。[1]美国心理学家高夫(H.G.Gough)运用加利福尼亚州心理调查表(简称CPI)研究了18种性格因素与中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结果发现,16支配性(Do)、上进心(Cs)、责任心(Re)、社会化(So)、宽容性(To)、遵循成就(Ac)、独立成就(Ai)和智能效率(Ie)等8种由CPI测量的性格特征与中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高相关(r=0.29-0.44)。[2]张履祥研究发现,学业成就优良
5、学生在显示性、独立性、敢为性、怀疑性、克制性、慎密性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成绩不良学生;而在幻想性上,成绩优良学生的得分明显低于成绩不良学生。[3]林崇德教授等运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学习品质评定量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查。结果发现,学业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学习目的性、计划性、意志力和兴趣)的相关也达到了非常显著的程度。[4]以前,有关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探讨,大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且比较零散。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相关研究的方法,以全体被试和部分优秀毕业生的各测试项所占人数的百分比数值为参数,通过比较各年级实验班在各测试项所占人数百分
6、比数值的差异与变化,并对照全体被试的数值,分析各种非智力因素与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年级特点、班级和学习阶段特点。2研究方法2.1被试在包钢一中高中三个年级随机抽取800人(约占全校学生25%),其中高一学生310人,高二学生240人,高三学生240人,部分优秀毕业生(已考取重点大学学生)10人。这些被试学生中包括高一实验班学生130人,高二试验班学生165人、高三实验班学生125人,被试优质生约占全体被试的78%。通过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784份,其中高一学生310份,高二学生234份,高三学生230份,部分优秀毕业生10人。2.
7、2材料我们参照文献和对教师采访的记录,初步确定了四方面与学习和智力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的非智力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影响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22个诊断项目和1自陈式文答卷。这些调查项目主要用以测量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状态、情感、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涉及学习动机、学习责任心、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焦虑、情绪稳定性、自我支配性、个人情感、、学习毅力、注意稳定性等11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将每个诊断项目设计为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拿不准、大部分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四个测试角度,并在调查完成后统计出每个诊断项中
8、全体被试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