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ID:19414808

大小:14.6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2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1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2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3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4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5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6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7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8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9页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商超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一)商超部财务管理制度商超部部长要将应收账款管理日常化,必须按账期将应结货款全额结回,超账期10天未结款的必须停止发货,未见财务送货通知,储运部不得开票送货。2对超账期未回款每超1000元考核商超部部长10元,考核以200元为上限。3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商超部收回不属于责任范围的逾期应收账款,按收回欠款的0.2%奖励相关人员,上限为500元。4各商超部部长全权负责对自己经手业务的账款回收,如发现客户有异常现象应在发现问题之日起一日内填写“问题客户报告单”(附表九

2、),并提出清收措施。发生坏账时填写“坏账申请书”(附表十)并按坏账的20%扣减工资。5建立应收账款及坏账催收责任制,实行谁销售谁收款的终生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无论是否调离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6建立应收账款交接制度,商超部人员岗位调动、离职应提前30日向公司提出申请并对经手的应收账款进行交接,并填写“离职移交清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交接未完、交接不清或未办理交接手续而自行离职者其薪资不予发放,交清后责任由接替者负责。7各商超部部长要做好各自的销量记录,并登记“应收账款台账”,每月与财务对

3、账。8、各商超部每月负责各超市的退货单的收集并于月末之前交与财务往来会计,未按时收集并转交往来会计的,负激励10元/天/单9、各商超部部长负责审查商超收取费用及扣款是否合理,并负责登记费用台账,避免费用不清而造成商超错扣款,往来会计负责审核。10、商超部负责缴纳商超的费用,往来会计严格审核支付商超的各项费用,非合同费用不予支付,(特殊情况除外),商超交纳的费用一律开具支票,支付后5天内将发票交于财务,晚一天考核5元。11、往来会计要每月与超市核对往来账款,并于约定的对账日结束当日通知商超部对账结

4、果。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function(sio){varurl='https://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js';sio.callByBrowser(url,function(){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12、业务员申请的补损、质量问题换货,必须要有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开票员开票出库,财

5、务审核盖章。13、特价促销活动管理制度1)、特价、买赠等促销活动必须第一时间报财务部和储运部(包括品种、数量、投入费用、谁投入,漏填项目严格考核),且开票员及时变价开单。2)、每次申请的特价及其它方式的促销活动,必须要有经理与财务部长审核签字,并标明开票方式,若无经理或财务签字,视为无效,不予作特价处理,由此引发的问题,各业务员及相关负责人自行承担。3)、每次产品做特价时,且必须有经理、财务部长签字,才能按特价开票,且开票时严格按业务员提供的数量开,严禁超开,否则责任自负。因时间或价格不准确而延

6、误,严格考核相关负责人。4)、当遇到订单价格与特价价格不相符时应以订单价上的价格为标准(在不低于特价的前提下)。5)、特价延续时业务员必须在延续的前一天重新传递特价函到储运部,同时必须有经理,财务部长审核签字。6)、特价活动时,商超业务员必须确定每个超市特价期间,此期间之后恢复原价。二)应收账款的监控及管理办法1、动态跟踪分析,强化日常监督与预警评价管理。(1)、加强应收账款日常动态状况的传递与报送。A、财务部对逾期未结清的账款每旬通报一次。B、财务部定期向商超部门,责任经办人、企业领导传递应收

7、账款的动态信息。(2)、关注往来客户的经营情况,加强日常询证。A、商超部门要随时了解对方的变动情况,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可能造成的风险,有风险的客户每3天拜访一次,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并拿出解决办法。B、商超部要定时发送询证函,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超帐期达20天应加大函证催收并保证诉讼的时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