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东金文集成》

读《山东金文集成》

ID:19391061

大小:79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1

读《山东金文集成》_第1页
读《山东金文集成》_第2页
读《山东金文集成》_第3页
读《山东金文集成》_第4页
读《山东金文集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山东金文集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山东金文集成》(首发)商艳涛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内容提要:《山东金文集成》是新出的一部金文著录,书中存在以下问题:1、释文方面:文字误释、漏释、衍文;应释未释;文字隶定不确;用字体例不一;释文错乱;释文中符号使用混乱;2、器物定名不当、同铭异名;3、说明文字中字数统计有误;有些合文、重文未予说明;对应《集成》出处有误、遗漏《集成》出处。此外,在收器范围、器物排列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还有部分器物漏收的情况。关键词:《山东金文集成》存在问题释文定名遗漏出处排列不当由山东博物馆编辑、齐鲁书社20

2、07年出版的《山东金文集成》(以下简称《山金》)一书,是山东地区金文集成性著作。该书收集材料广泛,共收录山东地区出土及传世的商至汉代的青铜器拓本及摹本1021幅,材料来源遍及历代金石著录、文物考古杂志及山东各地博物馆藏品,在编排上,以器为纲,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对于每件铭文拓片,详列所在器名、时代、尺寸、字数、出土时间、地点、流传经过、现收藏地、拓片来源、备注、释文、发表刊物名称及期数,传世品则表明出处,该书的出版为研究山东金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书中在释文、器物定名、排列顺序以及说明文字等方

3、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今不揣谫陋,试说如下。一、释文《山金》一书对于所收拓片都作了相应的释文,这为不熟悉古文字材料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有很大帮助,但是书中释文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㈠误释、漏释、衍释释文中存在的误释多是由于字形相近引起的,也有的遵从旧说,未能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如:1、金文氒(厥)作、又(有)作、父作、乃作、及作、人作,由于这些字形体相近,书中常常误释,尤其集中出现在上册叔夷编钟、叔夷编鎛及曶鼎释文中,如58页叔夷编钟一释文“虔卹乃尸事”、60页叔夷编钟二及82页叔夷编鎛“雩

4、乃行师”、“慎中乃罚”、66页叔夷编钟五“败乃灵师”之“乃”与156页曶鼎释文“卑(原书误作“畏”)复乃丝束”、“卑(原书误作“畏”)处乃邑”之“乃”、“事及小子”、“匡眔及臣”之“及”、275页臣残簋铭“父臣”之“父”均为“氒(厥)”字之误(乃、厥误释的例子很常见,如《文物》2008年第11期新近公布的2006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出土的秦子鎛铭文之“厥”发掘简报中也误释为了“乃”);156页曶鼎释文“用致(原书误为“到”)丝(兹)及”之“及”、“乃五夫”之“乃”俱为“人”字之误;“乃及乃”为

5、“求乃人”之误;64页叔夷编钟四“有其先旧”之“有”当释为“及”;138页召父鼎释文之“又(有)”从字形、文义看,当为“父”字之误。2、上册58页叔夷编钟一及71页叔夷编钟十释文“弘厌乃心”、294页颂簋铭释文“宰弘”之“弘”均应改释为“引”。该字甲骨文、金文、睡虎地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中均有出现,此字旧释为“弘”,于豪亮先生据秦简及帛书字形而改释为“引”,义为长久①。此说已成定论,当从。3、下册801页春秋器郳左戈释文之“左”字当释右。该器最初著录于《考古》1983年第2期,文中亦释“左”

6、。张振林先生在考释此铭时曾对此字作过专门的讨论,指出古文字中的“左”、“右”,早期字形象左手、右手之形,又表示方位之左、右,字形方位是辨析二字的重要依据。又因甲骨文、金文字形正书、反书常混用,因此文义无误是辨析此二字的标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字象形表义的作用大为减弱,偏旁部件在区别意义上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左”、“右”二字在构成上则体现为以“工”部件为左的标志,以“口”部件为右的标志,二字不再靠方位来区分,区别仅在于从“工”还是从“口”,而据此将此戈铭中从又从口之字释为“右”,铭中“右”为官职名

7、②。本书亦应改释为“右”。此外,同类者尚有128页宪鼎之“克”当释“光”、156页曶鼎之“全”(上倒2行)当释“金”、“相”(下1行)当释“省”、“夫”当释“矢”、“在”当释“弋”(均下3行)、161页厘伯鼎(定名不确,详下)之“匈”当释“匄”(470页启卣释文于“匄”后注明为“匈”字亦非,该字典籍作“介”)、171页鲁公鼎之“鲁”当释“周”、425页丰伯车父敦之“敦”当释“簋”、539页每父丁爵之“每”当释“庚”、653页盘铭与737页杂器铭之“辇彝”之“辇”当释“旅”、860页陈卿圣孟戈之“钺”

8、当释“(戈)”、868页元阿左造徒戈之“元”当释“平”,此外,释文中多次出现的“夅”字皆当释为“夆”。书中还有一些是因未明古今文字之别造成的误释,此类如:4、上册97页鎛释文中“叶”字为“世”之误。该字上从世下从木,学界一般隶定为“枼”,由于“叶”繁体“葉”亦作“枼”,二者同形而致误。“叶”当释“世”,金文“世”字除去声符止加区别符号之形体外,尚有从木、从竹、从立、从歹等多种形体。另外,诅楚文及睡虎地秦简中也有用为“世”之“枼”字。5、上册297页西周晚期遣小子(原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