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ID:19391021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6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_第1页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_第2页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_第3页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_第4页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陇东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歌唱语言艺术授课专业:音乐学授课班级:本科三年级主讲教师:柴慧霞所属院系部:音乐学院教研室:声乐教研室教材名称:《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出版社、版次: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陇东学院课程教案(首页)院系部:教研室: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所属专业总学时学分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实验学时授课专业授课班级教室任课教师职称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教学策略教学准备陇东学院课程教案课题及课时:建立符合歌唱的语言发声体系(说话与歌唱的异同)授课类型专业理论课授课时间第周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和

2、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说话与歌唱的异同一、口腔部位的不同说话是人的本能,说时只要说清字就行,没有音色、音量、音域的要求。歌唱就不同,不仅要求字清、声美、音量大,还必须有宽广的音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区别:1.说话时口腔动作小、横、前。由于说话一般在人的自然声区,所以口腔的动作小,空间小,同时在听觉上声音色彩横多竖少,口腔咬字拼的着力点偏前。2.歌唱时口腔动作大、竖、后。由于歌唱要面对一定数量的观众,用歌声去塑造艺术形象,所以歌唱时口腔动作就会大、竖、后。大:口咽腔的幅度大,口形大,整个咬字发音器官动作会比

3、说话时夸张。竖:歌唱必须建立起一定的通道,以利于声音的统一与流动,所以歌者在口咽腔要形成较竖的状态,让声音圆润、通透。后:在歌唱的咬字发音中,口咽腔的后部用得多,特别是提软腭,挺立后咽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歌唱时,字头也就是声母,要尽量的快咬,而重点强调韵母,因为韵母的发音特点更接近歌唱的发声要求。另外,在歌唱状态中我们的喉结位置比说话时低,所以造成歌唱咬字的着力点也是靠后的。二、咬字时突出的部位不同日常说话发音的过程较快,声母、韵母的转换自然、清晰、短促。歌唱的咬字不同,它需要强调突出,需要拖腔,通过咬字把歌

4、词的内容表现出来。与说话相比,它的整个发音慢、过程长、所占时值长。如《曲蔓地》一歌中的前两句,“花”、“里”、“枝”、“地”字都要拖上三拍。这就要求演唱者对每个字的语言结构与发音特点有明确的概念,同时为了满足歌唱的发声需要,还必须做到字头短、韵母长、字尾轻。三、气息的运动不同由于说话时气息是单向运动,音量音域小,只是下意识地将气息自然呼出,吹击声带而发声。歌唱时就不同了,气息是双向运动,气息的要求比说话时复杂得多。为了保证声音在高、中、低声区的统一、流畅,歌唱的气息必须在呼气的同时保持吸气的状态。上一章中已谈到一种

5、推动力——气息向外呼出的力,另一种是保持张力的力——吸气并向下拉的力,两力相互制约,相互抗衡,也正是这样一种对抗力,使歌唱的气息源源不断,带来饱满、松弛、持久的声音。四、共鸣腔的运用不同说话时保持自然状态就行了,无需进行共鸣集中或音色的修饰。而歌唱则是语言的美化,歌唱时要尽可能达到使头腔、口腔、胸腔共鸣统一集中的混合共鸣效果。歌唱的共鸣是丰富音色的重要手段,美好的共鸣是提高歌唱表现力的关键。总之,说话与歌唱虽然都是同一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却有着不同的发声特点,由于歌唱是语言的音乐化,使得“唱”和“说”有着必然的联系

6、,“说”是“唱”的基础,正所谓“依字行腔’’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唱好每一个字的前提是说好每一个字。因此有声乐教育家指出:在语言尚未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不忙学习声乐技巧。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板书设计: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说明:1、每项页大小可自行添减;2、一次课为一个教案;3、“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