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oc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oc

ID:1937227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1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作者:孙江红李毅许和武桂珍【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7例,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120mg/次、维生素C02g/次、维生素E01g/次、肌苷片02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及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服药半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明显提高,P<001;视野灰度值(MD)降低,P<001;眼底微动脉瘤及

2、出血斑数量减少,P<001;两组间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较传统复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致盲率很高。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显示:DR的发生和发展除与糖尿病病程及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滞状态等也是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复方丹参滴丸已被证实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滞状态等有明显疗效,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3],而

3、其对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的DR的治疗作用临床报道较少,我院自20053~20068月对50例中老年早期DR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观察,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由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眼科医师按照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确定的DR诊断和分期标准[4],确定为Ⅰ~Ⅲ期的DR患者,年龄45岁以上,同时除外其它并发的眼部疾病。  12一般资料107例患者均为我院眼科门诊和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7例;男性48例,女性59例;年龄45~76岁;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及DR分期等情况见表

4、1。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由内分泌科医师监测调整血糖、血压,保持稳定水平,维持原其它全身并发症的治疗。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公司生产),每次10粒,3次/d;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120mg/次、维生素C02g/次、维生素E01g/次、肌苷片02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3  132临床检测项目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相比条件基本齐同,均无显著差异,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相比差异显著,见表3。  2

5、1视力变化治疗组治疗前视力为052±012,治疗后视力为071±016,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别为055±015和056±01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视力相比差异显著,P<001。  22视野变化治疗组治疗前视野灰度值(MD)为467±091,治疗后为201±06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视野灰度值为474±088,治疗后为458±071,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视野灰度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

6、;001。    23眼底变化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眼底微血管瘤数为1406±412,治疗后为1097±36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出血斑数目治疗前为613±110,治疗后为372±09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眼底微血管瘤数为1324±383,治疗后为1206±467,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斑数目治疗前为587±097,治疗后为594±08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眼底微血管瘤数比较差异显著,P<

7、;005,出血斑数目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自身比较见表4;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自身比较见表5。    表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情况比较(略)  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略)  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略)  表4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自身比较(略)  表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自身比较(略)  3讨论  3  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5],而DR的发生率高达30%~60%,已成为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设备和

8、器械的不断发展,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