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

ID:19348592

大小: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1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3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4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4)CHINESEFOREIGNENTREPRENEURSSocialStudies9社会视窗2009年第4期(下)总第323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汤猛(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州510006)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在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着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对干预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这对于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真正走出困境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客观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

2、编号:1000-8772(2009)08-0189-02目前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显,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使他们能和其他的大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究其形成原因,从而整理一套切实有效的扶助方法。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贫困生懂得只有发奋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大都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

3、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障,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需求。二、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因素促使高校贫困生产生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贫困生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一)9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通过个体的人格和行为对贫困生施加影响。首先,许多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中高消费攀比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内心忍受着极大的心理痛苦和压力。其次,社会上部分人群对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偏见和世俗观念,使一些贫困生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感觉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

4、卑心理和消极人生。(二)学校环境在目前教育体制中,对中学生的评价和认可主要依据的是学习成绩,然而大学更强调综合素质,大学生活中,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原来社会评价较高的贫困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成绩优势又缺乏其他资源,很容易引发贫困生的心理不平衡和对生活学习的不满。(三)家庭环境许多贫困生家庭是靠亲友资助或靠贷款来支付学习费用的,也有的家庭是靠牺牲其他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来全力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困境,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四)自身的主观心理因素贫困生性格内向者居多,行动上离群索居,独来独往。同时自我调适能力

5、表现较差。大学生本身就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关于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大体可概括为下述几点:(一)9心理矛盾的冲突性大多数贫困生对艰苦的生活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和一般学生一样,他们有好强的心理,希望在生活上自立自主。但是在贫自尊的背后,却隐藏着强烈的自卑,他们不愿意别人困生独立、了解自己的状况,对生活困难羞于启齿,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在寻求和接受资助时常感到人格受到了伤害。对自己持有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人际交往消极退缩贫困生往往会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

6、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感情上的强烈波动,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久而久之,就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常常给人以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三)情绪孤独、抑郁部分贫困生因为家庭突遭变故,对生活道路的艰辛和坎坷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失去了许多发展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四)身心受损收稿

7、日期:2009-03-24作者简介:汤猛,男,学生,从事计算机研究。189社会视窗Social9Studies2009年第4期(下)总第323期中外企业家形成时期,各方面仍存在着相对的不成熟性,而贫困生更多地面压力,易造成心理失衡。对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矛盾及挫折、心态,面对生活困境不怨天尤人而是努力进取改变处境。这样既为子女提供了逆境中奋发进取的榜样,同时也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其次,家长还需因势利导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加强他们对困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及耐受能力。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最后,大

8、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努力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结构。前面所述的教育措施只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而这些措施能否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