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ID:1934687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3

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方法_第1页
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方法定量移液器的校准——称量法  校准应在无通风的房间,移液器和空气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必需在55%以上。特别是当移液量在50ul以下其空气湿度应越高越好以减少蒸发损失的影响。  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标定的移液器吸取蒸馏水(隔夜存放)加入小三角烧瓶内底部,每次称重后计量,去皮重后再加蒸馏水,连续加蒸馏水10次。加蒸馏水的量根据待标定的移液器不同规格而不同,见下表。移液器10次标定称量在所要求的重量范围之内为合格移液器;不合格移液器需要进行调整。移液器标定合格后,填写自校记

2、录。移液器规格标定使用蒸馏水量要求重量范围0.5-10ul2ul1.75-2.25mg5-40ul10ul9.8-10.2mg40-200ul70ul69.4-70.6mg200-1000ul300ul298.0-302.0mg1-5ml2000ul1990.0-2010.0mg2-10ml3500ul3485.0-3515.0mg一、实验室简单检测(一)气密性检测移液器吸满液体后,手持垂直放置15s,检查吸嘴的尖头有无液滴,如有,则说明漏气。(二)准确性检测1)量程小于1μl,建议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将移液器调至目标体积,

3、然后移取染料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测定溶液的稀释度(334nm或340nm),重复几次移液操作,计算移液器的精确度。2)量程大于1μl,可以用称重法检测。通过对水的称重,转换成体积(体积=质量/密度),鉴别移液器的准确性。由于水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且称量天平本身精确度不符合检测要求,检测又大多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内操作,偏差在所难免。因而,此种称量法只能现场粗略地判断移液器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校准必须在专业的实验室操作进行。注意:称重法实验室必备条件是高度灵敏的分析天平(定期校准)、双蒸水和称量容器。水、移液器和吸

4、嘴必须具有相同的温度(20℃时水的密度为0.09982)。二、专业校准移液器的工作量大,长期使用,将会使弹簧弹力发生变形,加之本身是塑料,不耐磨擦,就会产生误差。为了保证移液器传递液体量的准确性,必须对移液器进行定期校准。为了更好地发挥该类计量仪器的作用,对新购进的仪器要进行校准才能使用;对正在使用的计量仪器,由于长期使用会造成其示值于度量对象的误差,这种误差若不进行控制,及时校正,必定会影响科研工作。因此,对使用的移液器要定期检定、校正,并建立档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目前,在许多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

5、常规检测并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的校准工作,因为校准对于外部环境、工作条件及使用的精密仪器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大多数实验室无法提供的。现在一些大型的移液器制造商均采用全球统一的移液器标准操作规范,利用专业软件校正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分析天平进行在线控制,测量、数据采集、计算、结果评价等环节由软件控制完成,所有人为操作都被计算机记录随报告打印出来,采用电脑对数据进行评估认证,完全排除了人为操纵校准结果的可能性,并制定当地代理商提供专业的校准和维修服务。下面以eppendorf移液器公司为例,介绍其专业校准操作。(一)校

6、准的基本操作条件操作室:独立房间,显示温度和湿度状态。温度控制:15~30℃(±0.5℃)湿度控制:60%~90%工作台面:防震、防尘、远离热源、无阳光直射。天平:0.00001g精密分析天平(小数点后5位),每年需由厂家进行校准。防蒸发装置:Eppendorf提供的湿度阱,防止称量液体的挥发。测试介质:双蒸水,每4h更换一次,批次更换周期不大于2周。(二)操作过程1)同温化处理:校正前,所有移液器及校正介质(如工作台、天平、双蒸水等)置于相同操作间至少4h,以确保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2)内外部清洗。3)润滑活塞。4)校准:

7、采用三点校准法,即根据移液器量程范围,选取最低量程、中间值和最高量程三点分别测试10次,各个测试点取其平均值,计算其准确度(inaccuracy)和精确度(imprecision),评价标准符合DIN12650要求。5)校准报告: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给算计打印的标准报告或PICASO校正报告,符合ISO、DIN或ASTM相关标准。三、影响准确性的因素1)操作错误:包括30℃手持式移液器吸液;与吸嘴不匹配,较易造成脱落;残留的试剂倒流,污染活塞和密封圈;快速吸液排液,导致部分液体残留在吸头上等都会影响准确性。2)移液器损坏:包括

8、移液器的头部被刮擦,断裂受损;活塞受污染;弹簧受腐蚀等。3)操作条件的影响:包括未作调整吸取与水不同密度的液体;样品和移液器的差别太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