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

ID:19321584

大小:478.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1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_第1页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_第2页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_第3页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_第4页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源性糖尿病诊治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中西药物 所导致高血糖的临床诊治2014.04.15药源性高血糖定义药源性高血糖是指药物在治疗非血糖相关性疾病时,引起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出现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称为药源性高血糖,即药源性糖耐量异常或者空腹血糖受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可诊断为药源性糖尿病。药源性高血糖引起高血糖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也不相同,现就近年来针对药物所致的糖尿病的类别、作用机制、防治作一概述,供临床医师参考。1.药源性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依赖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其中肝糖原异生

2、、肝糖原的合成分解、肌肉组织的糖原合成与分解、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是葡萄糖的主要代谢过程。药物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诱发糖尿病:药源性高血糖发病机制①药物毒性直接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β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从而绝对缺乏;②降低胰岛β细胞cAMP水平,或增强儿茶酚胺敏感性,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分泌;③拮抗5-羟色胺受体,降低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产生胰岛素抵抗;④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利用;⑤促进肝糖原的异生,增加葡萄糖的合成;⑥增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⑦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等药源性高血糖发病机制有些药物可能具有多重作用机制,作用于糖代谢的多个环节引起血

3、糖增高。用药后产生高血糖的时间和程度也不一,预后也不一致,有的需要终身药物治疗,有的在停药后逐渐恢复。2.导致高血糖的常见药物2.1激素类药物(hormone)2.1.1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糖皮质激素是经典的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因此对糖代谢的干扰作用主要缘于它对胰岛素降糖效应的拮抗。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糖尿病又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既往无糖尿病史,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同时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可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导致高血糖的常见药物2.1激素类药物(hormone)2.1.1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其发病机制主要有:①引起胰岛素抵

4、抗,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②增加葡萄糖异生,抑制葡萄糖摄取;③刺激胰岛α细胞导致胰高糖素增加;④促进外周脂肪分解,增加蛋白分解;⑤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等[4]。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致SDM的临床特点:①发生的平均时间是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2-3周左右;②患者血糖多为餐后高血糖,且在午餐、晚餐后更高,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在体检或者疾病筛查后才确诊;③肾脏的排糖阈值降低,血糖值和尿糖值不成比例④对胰岛素反应不一,部分患者有抵抗现象,胰岛素使用量较大;⑤停用激素后高血糖大多可以逐渐恢复,但有部分人群无法恢复,提示病情不可逆转。激素类药物

5、----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在救治严重烧伤方面应用广泛,也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临床观察发现烧伤患者应用应用生长激素前后血糖水平显著变化。生长激素对糖代谢具有胰岛素样和抗胰岛素样两种作用。去垂体后生长激素可降低血糖,促进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但这种作用是短暂的,其主要是抗胰岛素样作用,生长激素通过改变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功能,抑制体内葡萄糖非氧化途径的消除,损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摄取,从而影响葡萄糖的利用,这是生长激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机制,也是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甲状腺激素也可引起血糖升高。激素类药物------性激素和避孕药性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比较复

6、杂,观点较不一致。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以及妊娠阶段,由于性激素的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天然雌激素能够改善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雌激素增加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对胰岛素的结合。孕酮单独使用时有类似作用,但是与雌激素同时应用则拮抗雌激素的这种作用。孕酮和孕激素类药物可能减少胰岛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睾酮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小。但在高雄激素女性,脱氢表雄酮与睾酮的比例决定胰岛素敏感性。激素类药物------性激素和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物者中糖耐量受损的发生率高于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物者。口服避孕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但在停用药物后,糖耐量能够恢复正常。口服避孕药物增加胰岛素抵抗,

7、但可能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雌激素增高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水平,从而引起肝脏糖异生的增加,导致血糖升高。2.2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为中效能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或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临床上最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为氢氯噻嗪。有报告称30%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病人有糖耐量降低,其发生与剂量有关。发生机理与低钾血症引起的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有关,补钾有助于防止糖耐量恶化;另一个机制是应用利尿剂后,游离脂肪酸升高,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糖原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