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13508
大小:1.89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9
《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特色12高亚杰饶从满(1.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日本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刚刚开始起步。本文主要以中教审2006年咨询报告与获得设置教育研究生院资格的大学的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等为基础,较为详细地考察了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创及其培养过程——“教育研究生院”制度的创设及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入学要求、招考方式、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师指导体制、毕业要求等方面的状况,并分析了
2、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关键词]日本;教育硕士;教育研究生院;实践性;应用性;日本的教育硕士(日文原文为“教職修士”,英译为“MasterofEducation”,简称M.Ed)专业学位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其指导方针、实施效果等均处于发展中状态。本文主要依据日本文部省中央教育审议会2006年7月11日咨询报告《关于今后教师培养和资格制度的应有状态》(以下简称中教审2006年咨询报告)、《关于设立教育研究生院的专业研究生院设置基准》(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专业研究生院设置标准》修订案)及获得设置教育研究生院
3、资格的大学的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等,来考察日本教育硕士教育的现状与特色。一、“教育研究生院”制度的创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在日本学校教育中,欺负行为、校园暴力、班级崩溃、学生逃学等不良现象开始在全国蔓延,这使得教师的能力问题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质疑。教师对孩子理解不够,缺乏教育指导能力,难以应付教育现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等,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素质的基本判断;现行的教师培养和研修制度受到批判,人们认为现行的教师培养和研修“缺乏明确的理念和目的意识”,“成体系的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不足”,“以理论和讲义为
4、中心,缺乏演习和实习”,“过度重视某个领域的学术知识与能力,[1]而忽视了培养在学校现场中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作为教师职业的高度的专业性”等,不能提高教师实际指导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知识社会与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需要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的高素质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以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师培养制度的改革就成了迫切要求。2004年10月,文部大臣中山成彬提出了关于“教师实践演习”、“教师资格更新制度”、[2]“教育研究生院”的咨询。随后,以“实践指导能力”为核心的教
5、师培养和研修制度的变革在日本迅速展开,在本科阶段谋求教育实习等实践科目体系化,在研究生阶段积极创建“教育研究生院”制度。2005年,日本文部省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应用于教师培养领域的[3]构想;2006年7月的最终咨询报告中明确提议在教师培养领域创设“教育研究生院”制度,[4]实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2007年3月,文部省颁布了关于设立教育研究院的政令——[作者简介]高亚杰(1973-),内蒙古赤峰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饶从满(1966-),安徽六安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
6、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1《部分修订专业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以及学位规则的政令》,并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5]由此拉开了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序幕。根据该政令的规定,“教育研究生院”毕业者,获授相当于美国“M.Ed”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文部省于2007年开始受理各大学设置教育研究生院的申请,对27所申请设置资格的大学进行了审核(国立大学21所,私立大学6所),其中的19所大学于2008年4月获得设置[6]资格(国立大学15所,私立大学4所)。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一)培养目标中教审200
7、6年咨询报告对日本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即:“作为教育研究生院,目前应以如下两点为目标与功能:(1)在掌握本科水平的素质能力者中培养更具实践性指导能力与拓展能力、能成为创建新型学校的有力成员的新教师;(2)以在职教师为对象,培养在地区及学校工作中能发挥指导性作用、具备扎实指导理论与出色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①的学校领导者(schoolleader)。”《专业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修订案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即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能力和优秀素质能力的中小学等教师为目的,创建教育研究生院。这就确立了各大学设定本校教育硕士培养
8、目标的基准。因此,很多大学都直接借用了中教审2006年咨询报告中的表述来阐明自己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如上越教育大学、兵库教育大学等;此外的一些大学则在上述基准之下确定了能凸显本校特色的培养目标,如爱知教育大学突出[7]了培养教师对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力;东京学艺大学强调应对时代的变化与需求,把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即具备能够充分合作解决学校的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