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08934
大小:1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2.学习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说明深奥的科学事理。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教学重难点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2.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写文章可根据情况不同选取不同的写作角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流传至今的恐龙
2、化石又告诉我们什么?二、作者简介及梳理字词。1.阿西莫夫艾萨克·阿西莫夫(英语:Isaac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2.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子遗hái(骸)骨gé(骼)zhě(褶)皱追sù(溯)劫(jié)难蟾蜍(chán)陨(yǔn)石携(xié)带3.解释词语劫难:灾难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来。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致密:细致精密。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课文两遍,给本文划分层次。
3、4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2—7),恐龙无处不在是因大陆在漂移。第三部分(8—12),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13—15),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快速朗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明确:《恐龙无处不在》的内容: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被压扁的沙子》的内容: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3.这两篇短文各是怎样介绍相关内容的?明确:《恐龙无处不在》,提出说明主旨:
4、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给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被压扁的沙子》先提出问题,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撞击造成恐龙灭绝。四、问题质疑1.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在文章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不同。明确:第一篇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
5、成了证据。2.《恐龙无处不在》是如何进行推理的?明确:“在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大陆上有恐龙。但恐龙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的呢?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过去的。”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迪吗?明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学科之间交织、融合,要有所收获必须有广博的知识。4.通读两则短文,归结课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明确:4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为了证明不仅
6、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7、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5.这两则短文,有什么异同:明确:同: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异:《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
8、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六、课堂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